罹癌女教師用音樂走出陰霾 鼓勵癌友越戰越勇

2024-11-17

盧姿穎在抗癌期間將心情寫成歌,希望這些歌能鼓勵其他病患。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 女子年輕時被診斷出患有鼻咽癌,前後進行了35次放射療法,在最艱難的時刻以音樂治癒身心,如今是一名中學教師,希望靠音樂鼓勵癌症患者越戰越勇。

在毅道中學執教的盧姿穎(32歲)是兒童癌症基金會的受益人之一。她是16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鼻咽癌, 前後分別進行了3 5次放射療法以及8次活組織檢查。

「我多年來其實都面對偏頭痛的困擾。由於小時候有心臟問題,醫生最初認為我的症狀可能與心臟有關,但卻始終未發現問題。」

盧姿穎說,直至某一天,她在上鋼琴課時突然暈倒。因為懷疑這可能與神經系統有關,於是見了神經科醫生。結果神經科醫生注意到她有用嘴巴呼吸的習慣,對方將情況告知另一名耳鼻喉科醫生,過後就為她安排了核磁共振檢查。

「報告結果顯示我患有鼻咽癌。這非常罕見,因為很少會有年輕亞洲女性有鼻咽癌。」

盧姿穎透露,手術後失去了進食、說話和吞咽能力。化療和放射療法也讓她掉發和反覆嘔吐,過程苦不堪言。

幸運的是,她得到家人、朋友、老師和兒童癌症基金會的支持。

「我相信,即使當世界休止符時,音樂從不息。」

在經歷失語後,她開始創作歌曲來釋放負面情緒,在醫院的每個深夜裡,開始用文字抒發情感,然後變成歌詞,音樂創作成為她重要的支撐。

「當我親眼目睹同病房的病友離世,我對未來充滿恐懼。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體驗到了音樂的力量, 而我在那時創作的曲子,也在10年後的一場音樂會上讓大家聽到。」

盧姿穎的癌症已得到控制,她多年來積極參與兒童癌症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包括在「散發希望(Hair for Hope)」上與公眾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

此外,兒童癌症基金會舉辦「關懷之心」感恩與頒獎典禮,她也在典禮上擔任表演嘉賓。

2021年,盧姿穎帶著對音樂的熱忱嘗試了音樂劇表演。她希望能藉此證明,即使有鼻咽癌,仍能繼續做自己熱愛的事。

「治療導致唾液腺功能受損,我在音樂劇表達方面需要比平常人付出雙倍的努力。」

透過音樂劇,她仿佛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和身份認同,讓她更有信心面對挑戰。

「我也感激兒童癌症基金會提供我一個表演和成長的平台。」


相关文章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1腳車道有縫隙 騎士訴人傷車損
  • 微退休成就業新趨勢 停工探索興趣者占比上升
  • 馬國擴銷售與服務稅措施明日生效 外國人需承擔高昂費用
  • 新加坡晚霞刷爆全網,每一幀都美的像漫畫,你捕捉到了嗎?
  • 新柔地鐵首列今日抵新,內部設計與運行細節初次曝光
  • 新加坡星展銀行宣布推出200萬新幣現金回扣!每周六領取一次!
  • 烏節路*SCAPE青年中心煥新升級 11月重開聚焦創業與數碼科技
  • 亞洲旅遊持續升溫 中國取代日本躍居最熱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