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安全了嗎?!70歲老人街頭送貨遇襲去世,鄰居網上紀念最愛的「益多阿姨」

2024-11-26

前幾天,以安全出名的新加坡,發生了一件令人唏噓的街頭慘案。一名男子在組屋區突然攻擊路過的Yakult送貨阿姨,導致這位70歲的老人昏迷一周後不幸離世。

這場本不該發生的意外,因為罕見,以及被害人的「特殊身份」,觸動了無數新加坡人的心,引發了很多討論。

歐阿姨一家的故事,是新加坡版的《小巷人家》。

作為單親媽媽,她沒有黃玲那樣糾結複雜的家族矛盾,也沒有一個可以和她並肩作戰的「林工」。但她和黃玲一樣,擁有無比的勤勞與堅韌。

她用一生的腳步與命運抗爭,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33歲的單親媽媽

1987年,33歲的歐阿姨成了單親媽媽。那一年,大兒子6歲,二女兒4歲,最小的孩子還在襁褓中。丈夫的突然離世讓這個家庭陷入困境,收入微薄,沒有依靠,她要一個人撐起整個家。

「我們小時候日子過得很苦,但媽媽從不抱怨。」三兄妹中的大哥回憶道。早上很早,媽媽就開始裁衣縫紉做工;下午,她幫人打掃衛生換取微薄的工錢;到了晚上,她推著小車穿街走巷,把一包包益多送到每一位顧客家中。

日復一日,從不間斷。

她的手磨出了繭子,衣袖上還有洗潔劑留下的痕跡,但她依舊笑著面對每一天。

那段時間,歐阿姨因為過度操勞變得非常消瘦。

歐阿姨格外重視孩子們的教育。

儘管家裡拮据,自己也沒時間教導孩子功課,她依舊想方設法為孩子們爭取能夠有人輔導功課的機會。她和一位家教老師交換條件,自己幫老師打掃家裡的衛生,換取孩子們免費補習。

她吃過沒有太高學歷的苦,不想讓孩子們再經歷一次。

那個穿梭小巷的益多阿姨

歐阿姨的益多送貨上門生意,是從1991年開始的。

從義順到盛港,她的小推車成了社區里最熟悉的風景。30多年來,她風雨無阻,按時挨家挨戶送益多。她的笑容和輕輕的敲門聲,感染了每一位客人,漸漸地熟客們不再僅僅把她當作一位送貨員,大家也變成了熟悉的朋友。

「她記得每一個人的口味。」一位老顧客回憶說,「知道我孫子喜歡喝益多,她每次都會特意多帶一份,還會叮囑我們放冰箱保存。」

歐阿姨喜歡這份工作,也喜歡與人打交道。

她總能找到話題與顧客聊上幾句,鄰居們偶爾也會傾訴煩惱、家庭瑣事,她都默默聽著,偶爾給出幾句樸實的建議。「她是那種很善解人意的人,從不多說什麼,但她的笑容會讓人覺得生活還有希望。」

70歲高齡還在工作

歲月在歐阿姨的臉上刻下了痕跡,在自己心裡她卻依舊是個什麼都能做的年輕人。

今年9月,已經成家立業的兒女們為歐阿姨慶祝了70歲生日,又一次提到了勸她退休這個話題,她卻依然堅持。

每周四天,走家走戶送益多,傍晚7點出門,晚上9點半前回家——歐阿姨習慣了忙忙碌碌的、手上有事做,也喜歡聽熟客們的問候和分享。這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讓她覺得踏實。

鄰居們也常常說,「看到安娣Jasmine就覺得很親切,很溫暖安心。」歐阿姨的笑容和忙碌的身影,就像一盞燈,點亮了許多人平淡的日子。

家庭的驕傲,孩子的榜樣

歐阿姨不僅是孩子們的母親,更是他們生活中的榜樣。

三個孩子從中學開始便兼職打工,幫忙分擔家裡的開銷。「媽媽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努力,什麼困難都能熬過去。」目前是一家公司銷售經理的大兒子感慨道。

她的大兒媳也說:「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婆婆、一位出色的母親、一位開朗且值得珍惜的姐妹,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和鄰居。她用溫暖和善良感動了她遇到的每一個人。所有有幸認識她的人都會永遠記住她的愛、關懷和笑聲。」

期待已久的旅行,未竟的遺憾

開朗的歐阿姨在兒女們都成家之後,也擁有了自己的愛好。

「媽媽喜歡旅行,也喜歡去到大自然里走一走」,兒女們計劃著等她願意退休之後,就帶她走遠一點,去歐洲旅行,圓她看世界的夢想。

然而,原本平靜的生活,美好的規劃,被10月29號晚上那場誰也沒有想到的橫禍打斷了。

事發當晚,因為要有一場期待已久的旅行,歐阿姨決定加班,把接下來兩周的益多訂單全部送完。「不能讓顧客等」,這是她的堅持,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工作態度。

貨有些多,晚上9點多,她依然推著益多校車,穿梭在盛港的組屋之間。

不幸卻在下一刻降臨。一名30多歲的男子突然沖向歐阿姨,重重打了她的右臉一拳……

當家人趕到醫院時,歐阿姨的額頭和右眼高高腫起,已經神志不清。11月6日,在ICU堅持了一周的歐阿姨,在家人的眼淚中離開了。

社區的記憶:那盞溫暖的燈

歐阿姨走了,傍晚的社區似乎也變得有些冷清,再沒有那個總是推著益多小車的熟悉身影,再沒有笑意盈盈的招呼。

「這麼多年,都是她上門送益多,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她很善良,對誰都很友善。每次上門送貨,都是笑容滿面。」對鄰居們而言,歐阿姨更像一位熟悉的朋友、一個常常遇到就覺得喜樂的人。

人民行動黨盛港中支部主席Elmie Nekmat也在Facebook發文悼念歐阿姨。

他說,在下去走社區的時候,也會遇到歐阿姨熱情的打招呼。「她深受鄰居愛戴。每次碰到她,她都會請我們喝益多,笑著提醒我們好好照顧自己。」就好像對待家裡的小輩,特別溫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鄰居們也在帖文下留言,緬懷這名「益多安娣」。一名網友說,安娣Jasmine(歐阿姨)是個很好的人,知道自己的兒子愛喝益多,每周三都會帶著益多上門。

還有網友形容,安娣Jasmine每次提著一袋袋的益多挨家挨戶推銷,就像童年時代一盞溫暖的燈。

「媽媽走了,最愛我們的人不在了」

有些人沒有留下巨大的財富,卻用一生教會了我們如何愛與堅韌。歐阿姨用自己的行動,為孩子們做出了如何過好生活、做好自己的榜樣。

「我媽媽從來不和別人爭吵,即使吃了虧,她也覺得是福氣。她的吃苦耐勞一直激勵著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知道自己能挺過去。」

歐阿姨的長子製作了一段短片,記錄下歐阿姨的一生。從年輕時的微笑,到日復一日忙碌的身影,再到她在醫院病床上的最後時光,這段短片充滿了愛與感激。「媽媽走了,最愛我們的人不在了。」他低聲說。

兄妹三人決定用母親最愛的方式紀念她。他們計劃一起去中國潮汕地區,品嘗母親最喜歡的潮汕鵝肝。他們從沒吃過,但這是母親一直念念不忘的味道。「每次提到潮汕鵝肝,媽媽的眼睛都會亮起來。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陪她走完她未走完的路。」

- 寫在最後 -

歐阿姨的一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卻讓人無法忘懷。她就像家旁街角某位風雨無阻賣早餐的阿姨,總是記得你愛吃什麼;像小區里熱情開朗的安哥,每天遇到都會熱情打招呼;像你我的父母,為了我們,默默做了太多從未言說的事。

那是一份藏在生活瑣碎中的關懷,一種從不言表的付出,不偉大,卻溫暖過許多人。

歐阿姨的故事,只是無數平凡生活中的一個剪影,但正是這些小小的光點,才照亮了這個世界的角落。她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卻用一生的時間,成全了她所愛的人,也溫暖了所有遇見她的人。

「她的笑容是一盞燈,」一位鄰居說,「即使燈滅了,光也留在了每一個被她照亮過的人心裡。」

願我們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平凡與溫暖,珍惜身邊每一位「歐阿姨」,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默默守護我們的愛。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