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以安全出名的新加坡,发生了一件令人唏嘘的街头惨案。一名男子在组屋区突然攻击路过的Yakult送货阿姨,导致这位70岁的老人昏迷一周后不幸离世。
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意外,因为罕见,以及被害人的“特殊身份”,触动了无数新加坡人的心,引发了很多讨论。
欧阿姨一家的故事,是新加坡版的《小巷人家》。
作为单亲妈妈,她没有黄玲那样纠结复杂的家族矛盾,也没有一个可以和她并肩作战的“林工”。但她和黄玲一样,拥有无比的勤劳与坚韧。
她用一生的脚步与命运抗争,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33岁的单亲妈妈
1987年,33岁的欧阿姨成了单亲妈妈。那一年,大儿子6岁,二女儿4岁,最小的孩子还在襁褓中。丈夫的突然离世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收入微薄,没有依靠,她要一个人撑起整个家。
“我们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但妈妈从不抱怨。”三兄妹中的大哥回忆道。早上很早,妈妈就开始裁衣缝纫做工;下午,她帮人打扫卫生换取微薄的工钱;到了晚上,她推著小车穿街走巷,把一包包益多送到每一位顾客家中。
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她的手磨出了茧子,衣袖上还有洗洁剂留下的痕迹,但她依旧笑着面对每一天。
那段时间,欧阿姨因为过度操劳变得非常消瘦。
欧阿姨格外重视孩子们的教育。
尽管家里拮据,自己也没时间教导孩子功课,她依旧想方设法为孩子们争取能够有人辅导功课的机会。她和一位家教老师交换条件,自己帮老师打扫家里的卫生,换取孩子们免费补习。
她吃过没有太高学历的苦,不想让孩子们再经历一次。
那个穿梭小巷的益多阿姨
欧阿姨的益多送货上门生意,是从1991年开始的。
从义顺到盛港,她的小推车成了社区里最熟悉的风景。30多年来,她风雨无阻,按时挨家挨户送益多。她的笑容和轻轻的敲门声,感染了每一位客人,渐渐地熟客们不再仅仅把她当作一位送货员,大家也变成了熟悉的朋友。
“她记得每一个人的口味。”一位老顾客回忆说,“知道我孙子喜欢喝益多,她每次都会特意多带一份,还会叮嘱我们放冰箱保存。”
欧阿姨喜欢这份工作,也喜欢与人打交道。
她总能找到话题与顾客聊上几句,邻居们偶尔也会倾诉烦恼、家庭琐事,她都默默听着,偶尔给出几句朴实的建议。“她是那种很善解人意的人,从不多说什么,但她的笑容会让人觉得生活还有希望。”
70岁高龄还在工作
岁月在欧阿姨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在自己心里她却依旧是个什么都能做的年轻人。
今年9月,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女们为欧阿姨庆祝了70岁生日,又一次提到了劝她退休这个话题,她却依然坚持。
每周四天,走家走户送益多,傍晚7点出门,晚上9点半前回家——欧阿姨习惯了忙忙碌碌的、手上有事做,也喜欢听熟客们的问候和分享。这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让她觉得踏实。
邻居们也常常说,“看到安娣Jasmine就觉得很亲切,很温暖安心。”欧阿姨的笑容和忙碌的身影,就像一盏灯,点亮了许多人平淡的日子。
家庭的骄傲,孩子的榜样
欧阿姨不仅是孩子们的母亲,更是他们生活中的榜样。
三个孩子从中学开始便兼职打工,帮忙分担家里的开销。“妈妈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什么困难都能熬过去。”目前是一家公司销售经理的大儿子感慨道。
她的大儿媳也说:“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婆婆、一位出色的母亲、一位开朗且值得珍惜的姐妹,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和邻居。她用温暖和善良感动了她遇到的每一个人。所有有幸认识她的人都会永远记住她的爱、关怀和笑声。”
期待已久的旅行,未竟的遗憾
开朗的欧阿姨在儿女们都成家之后,也拥有了自己的爱好。
“妈妈喜欢旅行,也喜欢去到大自然里走一走”,儿女们计划着等她愿意退休之后,就带她走远一点,去欧洲旅行,圆她看世界的梦想。
然而,原本平静的生活,美好的规划,被10月29号晚上那场谁也没有想到的横祸打断了。
事发当晚,因为要有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欧阿姨决定加班,把接下来两周的益多订单全部送完。“不能让顾客等”,这是她的坚持,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工作态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