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这样处理校园霸凌!

2024-11-26     缘分     9653

由于学生有时更愿意向朋友寻求支持,学校建立了伙伴支持网络(peer support networks),并培训学生帮助和照顾彼此,以及处理冲突。

这些教育工作继续在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IHLs)中开展,通过教授尊重和适当行为的模块以及伙伴支持模块来提高人们对反霸凌的认识。

议员叶汉荣先生、潘群勤女士、迪舒沙先生和其他人员询问了对霸凌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干预和支持,以及学校如何与家庭、社区伙伴和警察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接受培训,以创造积极的课堂文化,识别陷入困境的学生,并主动解决伤害行为和霸凌问题。所有职前教师都接受了这种培训,新教师得到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学校辅导员的支持。在职教师还接受进修培训,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一部分。

当学校内外发生任何霸凌事件时,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IHLs)都会进行彻底调查,然后决定采取适当的行动。我们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分层方法。在因不经意的言论和误解而引起的情况下,教师会指导学生解决分歧并达成共识。对于持续、故意霸凌行为的案件,除了采取恢复性措施外,还会采取严厉的纪律处分。对于网络霸凌事件,学校会指导学生向网络服务提供商报告。当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IHLs)得知任何严重霸凌或打架事件时,他们会与家长和当局密切合作,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他们还会施加必要的纪律处分,并指导学生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便他们能够学会成为负责任的社区成员。

同样,我们的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IHLs)在采取纪律处分时会考虑事件的严重性,并考虑所涉学生的概况和需求。学校可能会拘留肇事者,甚至暂停他们上课。鞭刑是男孩的最后手段,并且只能由授权的成年人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对于严重的霸凌或打架事件,将向警方报告,肇事者将依法面临法律后果。

每当学生受到霸凌时,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老师和学校辅导员都会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学生应对和修复关系。持续感到痛苦的学生将被转介到社区资源,例如社区心理健康反应、初期治疗与评估项目” (REACH) 团队,以获得更专业的支持。

这些教育和恢复性努力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采取这些努力是为了扭转霸凌者的局面,而不仅仅是“开除”或停学。当关系因冲突和不当行为而受到影响时,学校和机构会采取措施教育、惩戒和恢复学校社区的关系,而这些努力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合作。

家长的指导和合作对于塑造孩子的性格至关重要。父母通过树立积极行为和与他人互动的榜样来指导孩子。当孩子面临霸凌时,鼓励父母保持冷静并提供情感支持,强化亲社会价值观和应对技巧。同样,当孩子欺负他人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真诚道歉并做出补偿。由于修复关系和改善行为需要时间和实践,因此鼓励家长与学校密切合作,有效解决这种情况。

当学生目睹霸凌事件时,要提醒他们不要录制并在网上分享事件,以避免进一步伤害当事人。同样,当视频在网上疯传时,每个人都应该谨慎应对。传播此类材料,试图曝光学生肇事者或呼吁排斥他们,可能会使他们更加孤立,将他们逼入极端,使他们更难改过自新。霸凌者往往也需要帮助来改过自新。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无意中将这种行为正常化。让我们站在一起,阻止模仿者和试图超越上一个霸凌视频的企图。

教育部将继续与学校合作,分享良好做法,并审查管理霸凌的策略。我们将继续更新这些教育和干预措施,并与家长合作,为我们的学生创造关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我感谢国会议员和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您的帮助下,我们将监控社区和网络空间,保护我们的学生安全,并在您目睹学生之间的霸凌事件时制止它们,我们将成为那个养育好我们孩子的村庄。

最后,议长先生,霸凌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无法用一刀切的办法解决。它需要一种细致入微的方法,仔细考虑受害者和肇事者的福祉和改造。我们都有权力和责任相互支持,营造一个可以治愈和改变的环境。我们希望避免采取可能阻碍或剥夺肇事者改过自新机会的行为,例如适得其反的社交媒体行为。真正的正义是将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新加坡政府这样处理校园霸凌!

以下是英文质询内容:

Dr Wan Rizalasked th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 whether teachers are sufficiently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identify and manage bullying, especially in cases where victims do not report incidents; and (b) what measures are in place to ensure schools have adequate trained personnel, such as counsellors and disciplinary staff, to support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andling bullying cases.

Mr Christopher de Souzaasked th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how are schools helping students who are bullied to restore their confidence and rebuild their identity and self-worth.

Mr Liang Eng Hwaasked th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 what steps are taken by the Ministry and schools to prevent occurrences of bullying incidents in schools; (b) what is the level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the Singapore Police Force in cases where the bullying of students happen outside of the schools; and (c) whether there are adequate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 to pick up early indications of bullying situations and what are the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