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禁止孩童接觸社媒是對症下藥或因噎廢食,新加坡該不該效仿?

2024-11-30

澳大利亞昨日(28日)通過了一項法律,

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

和一般菸酒的年齡限制無異,澳洲的這項禁令的究責對象是提供社媒服務的公司,而非違規使用社交媒體的孩童。

無法有效阻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媒的科技公司,如擁有臉書和Instagram的Meta和Tiktok等,將面臨高達4950萬澳元(4316萬新元)的罰款。

澳洲這項禁令是全球目前為止最嚴格的相關法律。

法國和美國部分州屬早前也都通過了程度較輕的相關限制法案,禁止兒童在未獲得家長同意下登入使用社媒。

近年來,社媒平台日益普及,社媒可能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逐漸引發關注。

包括新加坡在內,許多國家相繼出現是否該進一步禁止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社媒的討論。

在澳洲,這項禁止社媒的法律褒貶不一。

從民調來看,澳洲有77%民眾希望實施這項禁令。其中,家長組織最挺這項法案。

但也有不少兒少福利組織和隱私權倡議組織反對這項法案。

部分專家也認為,這項一刀切的法律過度嚴苛,恐怕會有反效果。

澳洲是全球首個立法全面禁止兒童使用社媒的國家。(路透社)支持禁止:社媒對孩童身心有害支持禁止孩童使用社媒者認為,過度使用社媒會對孩童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容易焦躁、憂鬱、失眠和感到壓力。

一些研究指出,社媒的黏著力太強,恐導致孩童過度在意網絡上其他人對他們的看法,並試圖從社媒平台尋求認可。

過度沉迷社媒亦可能導致孩童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只顧著滑手機。

涉及自我傷害和宣揚畸形價值觀等有害的內容,也會導致接觸這類內容的孩童產生行為偏差。

反對禁止:只要正確使用,社媒利大於弊然而,反對禁止孩童接觸社媒者則主張不該因噎廢食。

他們認為,社媒能為孩童和青少年提供社交網絡和所需要支持。

2022年有一項研究發現,社媒能讓年幼地性少數群體擁有自己的空間,進而促進心理健康。

這派觀點也認為,全面禁止孩童接觸社媒,將剝奪他們透過社媒吸收資訊,學習新知識,以及和外界溝通的管道。

有專家指出,避免孩童遭受社媒毒害,重點應該是引導他們通過正確的平台,吸收正確的知識。

這包括採取措施提高家長和孩童的數碼識讀能力,讓他們了解內容背後的演算法,以更好地掌控所看到的內容,並在接觸有害內容時,透過正確管道尋求協助。

澳洲相關限制法案通過後,也有學者警告,禁止孩童接觸社媒可能產生反效果,孩童沒有合法管道使用社媒,可能會轉而使用非法且不受規管的平台,這將變相導致他們接觸到更危險,更有害的內容。

反對立法禁止青少年和孩童使用社媒的人士認為,確保他們正確使用社媒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海峽時報)新加坡如何應對孩童社媒成癮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新加坡流行的大多數社媒平台都規定用戶必須年滿13歲,但由於核實過程全靠用戶的個人聲明,因此這項規定幾乎形同虛設。

2021年,一項由《海峽時報》委託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進行的調查就發現,新加坡年齡介於7歲至9歲的孩童,約三分之二每天使用手機。其中,超過四成有個人臉書帳號,四分之一會使用Instagram。

換句話說,本地有不少孩童早在社媒設下的13歲年齡門檻之前就已接觸社媒。

近年來,本地不時出現要求新加坡政府立法管制兒童使用社媒的呼聲,例如採取類似香菸盒貼上警語的做法,在社交媒體加註警示標籤。當局則強調,目前將採取包括教育宣導,以及為家長小孩提供支持的全面性策略。

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今年7月表示,應對孩童對社媒成癮需要更全面的解決方法,而非單靠立法。

這包括確保父母有能力引導孩童正確使用社媒,以及讓孩童在現實生活中擁有有意義,以及能給他們帶來歡樂的活動。

新加坡衛生部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也在今年7月宣布,政府接下來將擬定措施,以更好地塑造孩童使用電子產品地習慣。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泰國百年佛寺原住持 涉挪用1173萬進行網絡賭博
  • 馬國學生穿錯校服 被老師大庭廣眾狂鞭致受傷
  • 行駛中從車窗爬上車頂再換位鑽入車 二外籍男子被馬警緝查
  • 撞聯邦後備隊羅厘致18死傷 馬國羅厘司機不認罪
  • 野外奇趣學堂今日開幕 為兒童提供自然與動物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