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2024-12-07     静姝     8768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终于有一样东西,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泰国不必再为了“专利权”而争得面红耳赤。

没错,红蚂蚁说的就是(12月4日)申遗成功的东南亚妇女传统服饰——卡峇雅(Kebaya)

这五个东南亚国家在去年3月联手提呈文件,申请将卡峇雅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等了一年又九个月,昨晚终于捎来好消息:

由12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估团宣布,卡峇雅满足申遗条件!

“卡峇雅作为一种生活文化遗产,对促进多元社群相互交流、融合与尊重发挥作用,是多国联合申遗的一个良好范例。”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五国联手,声势浩大。(国家文物局脸书)

这是新加坡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遗,也是新加坡第三次申遗成功。

第一次是在2015年,新加坡植物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次则是在2020年,小贩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印尼原想独自申遗:卡峇雅是属于我们的!

领导新加坡申遗团队的,是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政策高级司长杨克翔。

他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透露,为卡峇雅申遗的想法最初是由马来西亚提出和协调,但每个国家都各司其职,将申遗表格填得尽善尽美。

“最后提呈的10分钟视频由新加坡剪辑,将五国的文化传统相互穿插,凸显我们的共通点。”

不过,间中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2022年11月,印尼并未出现在联合申遗的名单上,令不少人大跌眼镜。

再怎么说,卡峇雅也算是印尼的传统服饰,同印尼和爪哇文化息息相关。

原来,印尼教育、文化、研究与科技部当时主张,由印尼独自申遗:

“卡峇雅属于印尼,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必须坚持以唯一提名人的身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

(竟然不把其他四国放在眼里?!)

当时也有印尼网民引述知情人士说,若这次跨国申遗失败,印尼下次就可以单独申遗,夺回“卡峇雅发源地”的荣衔。

对此,杨克翔直言,印尼似乎误解了申遗的标准。

“申遗并非要认证谁拥有卡峇雅的创始权,而是要保护与捍卫这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民间智慧。”

直到去年2月,印尼才宣布加入联合申遗的行列。

怎么会临时改变主意呢?这还得感谢印尼的十多个卡峇雅文化组织在背后推动。

印尼卡峇雅妇女社团领导人莉雅发表声明说:

“我们应该发挥东盟作为一个共同体的精神。以区域名义提名卡峇雅列为文化遗产,也符合印尼寻求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外交政策。”

(这样才对嘛……)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担任马六甲旅游大使的中国女星范冰冰,身穿卡峇雅参观马六甲最著名的荷兰红屋。(范冰冰Instagram)在传统上创新 才能延续下去

若要追溯卡峇雅的历史,就得从马来族的传统开襟长衫(Baju Panjang)说起。

新加坡土生文化专家Peter Lee告诉《海峡时报》,早期的卡峇雅是由开襟长衫演变而来,不仅袖子长、下摆也长至大腿或过膝。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早期的卡峇雅是由马来族的开襟长衫演变而来。(Roots.sg)

布料主要从欧洲进口,讲究薄、透、凉。腰身裁得短窄贴身,曲线也更为玲珑。

直到上世纪1930年代,缝纫机的出现才让图案复杂的蕾丝和刺绣成为卡峇雅衣袖、衣襟和下摆的一大特色。

手工刺绣的图案可根据不同族群的喜好而改变,例如爪哇人的棕榈果,以及华族的牡丹和凤凰。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卡峇雅的刺绣图案可根据不同族群的喜好而改变。(联合早报)

至于多数人熟悉的“开襟修身”型卡峇雅,则是1960年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爆红款”。

“跟旗袍一样,卡峇雅也是不断在演变的服饰。”

在新加坡,卡峇雅是马来族和娘惹妇女常穿的传统上衣,下半身可搭配纱笼,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开斋节和婚礼等节庆场合上。

一套完整的娘惹卡峇雅包括:上衣、小衣、胸针、纱笼和银制腰带。

无须再争论谁最正宗 新马文印泰五国联手为卡峇雅申遗成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