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旨在遏制小贩中心摊位竞标价格的飙升,然而这些措施实施的首个月效果并不显著,多个小贩中心的摊位标价仍然刷新了各自过去12年的纪录。尽管如此,就每月最高竞标价而言,本月的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最低的水平,这或许暗示了新措施的长远效果。
根据新规定,如果摊主以高价赢得环境局管理的小贩中心或巴刹摊位,其月租将在第二个续约期,即第七年时才会降至市场租金水平,而此前的规定是在第四年下调。11月26日结束的最新一轮竞标活动,是这项降温措施实施后的首次投标,新加坡环境局在12月4日公布了每个摊位的五个最高标价,而得标者的姓名将在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公布。
各地小贩中心竞标价格相继创下新高
对比2012年以来的数据,除了红山弄小贩中心外,勿洛小贩中心、阿裕尼2道第117座小贩中心以及皇后路第7座小贩中心等地的标价也创下了新高,勿洛小贩中心的最高标价达到5050元,是本次竞标活动的第二高价。
总体来看,本次竞标活动的最高标价为5908元,是自7月以来最低的记录。此前7月至10月的竞标活动最高价介于6311元至1万零158元之间,分别来自德明、麦士威、马林百列第84座和荷兰通道第44小贩中心。
新措施初期影响有限 竞标者未来或会更谨慎
新加坡社科大学市场学副教授关冲表示,新措施刚刚生效,其影响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她解释说,竞标者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菜单设计,因此即使面临高昂的租金,也不愿意临时改变计划,这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效应。然而,她认为长期来看,未来转行成为小贩或新加入餐饮业的人可能会更加谨慎,在参考了相关数据后才进行出价。他们的理性决策有助于抑制过度的竞标行为,从而促进一个更平衡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副教授李冠玉则认为,新措施对于控制租金可能并非最有效的方法。她相信,只要续约时租金有所下调,竞标者认为人流量高的摊位能够带来高回报,即使租金没有直接降至市场租价,仍然会有人愿意出高价竞标。
李冠玉副教授指出:“只要供需失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没有为标价设定上限,目前的公开投标方式可能无法有效降低租金。可能的额外措施包括增加摊位供应,或为新进入的摊主提供额外支持。”
这些观点表明,虽然新措施在短期内未能显著降低竞标价格,但它们可能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加坡政府和小贩中心的管理机构可能需要继续监测市场动态,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以确保小贩文化的可持续性,同时保护摊主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努力可能会逐渐显现成效,为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