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或多或少曾在本地公共場所看過這一幕。
雖然新加坡法律明文禁止電子菸的販售和使用,但本地民眾吸食電子菸的風氣持續不墜。
去年,本地有7838人因持有或使用電子菸被逮,為歷來新高,今年這個數字恐怕又要再創新猷,截至今年9月,已有逾9300人遭逮捕。
既然無法合法買賣,在本地鬼鬼祟祟吞雲吐霧的人們,手中的電子菸究竟從何而來?
跨過新柔長堤,或許會有答案。
近來,有多家本地媒體相繼報道,售賣電子菸的新山商家聲稱,獅城客是他們的大戶,占客源50%至70%不等。
有去過馬國新山的蟻粉對下列場景應該不陌生:
在某些便利商店(尤其是新山關卡附近的那些,主要客群是誰,昭然若揭),香菸櫃里大剌剌擺著電子菸和相關商品。
在購物商場或街上售賣電子產品的攤位或店面,有的也明目張膽擺出電子菸販賣。
柔佛州早在2016年便停止發放售賣電子菸的執照,柔佛當局最近也重申,禁售電子菸的禁令依然有效。
然而,馬國中央政府並未全面禁止電子菸,交由各州政府決定是否禁售,加上柔佛州政府機關人手不足、執法不力,導致電子菸在柔佛持續泛濫成災,遊走於灰色地帶。
即使在谷歌地圖輸入關鍵字,也可輕易搜索到一整列分散在柔佛各地的電子菸專賣店,電子菸買賣在柔佛有多猖獗,可見一斑。
「我們發現有部分商家遊走於灰色地帶,申請售賣其他商品的商業執照,但實際上售賣電子菸。」
有需求就有供應,有錢也能使鬼推磨,新加坡人的「幫襯」,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柔佛違法售賣電子菸的風氣。
據整理,獅城客在新山購買電子菸的目的各異。
有的人購買電子菸,是為了帶回新加坡(注意,這是違法的),有的人則聲稱只在當地吸食,不會帶回本地。
據悉,新山電子菸的價格比新加坡的黑市價格便宜三分之二,例如2000口的電子菸售價25令吉(約7元6角),但在新加坡則可高達18新元或以上。
動動手指頭就能上網訂購除了有本地民眾從新山購買電子菸,也有人從國外走私大批電子菸進入新加坡轉賣。
在有「犯罪溫床」惡名的通訊軟體Telegram上輸入關鍵字或搜尋特定群組,不難找到購買電子菸的門路。
紅螞蟻透過某個論壇私訊賣家,很快獲得對方回應,捎來一份谷歌線上表格,裡面詳列各式電子菸種類和各色口味。
據對方回應,交易只能以現金付款,運費從12新元至15元不等,若消費超過180新元還能免運費,運送時間為晚上9點至凌晨1點。
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今年11月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在抽電子菸或加熱菸草產品的受訪者從2021年第三季的3.9%,增至今年第二季的5.5%。
以年齡層來看,21歲至29歲受訪者抽電子菸或加熱菸草產品的比例占9.2%,為所有年齡段中最高,電子菸使用者有年輕化趨勢。
電子菸包裝色彩鮮艷,口味眾多,內含水果、糖果或飲料風味對年輕人尤其有吸引力,相較味道濃郁的香菸,入門「門檻」似乎又更低一些。
有調查顯示,儘管多數本地年輕人意識到電子菸有害,但當中有不少人誤以為電子菸比普通香菸的傷害要小,並認為電子菸有助於戒菸。
但實際上,取決於吸電子菸的使用行為和攝取量,電子菸的尼古丁含量不一定比香菸低。
根據衛生部的研究調查,吸菸者每天攝入的尼古丁約為10到40毫克,而吸電子菸者的攝取量可能更高,介於6到90毫克。
若要防止本地公眾吸電子菸的情況持續惡化,各方顯然還需要採取更有創意的方法對年輕時代進行宣導。
根據新加坡現行的《菸草法令》:
新加坡的無煙社會目標,看來已另闢戰場,未來我們和電子菸還有更多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