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一直是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约有3600万华人,占全球海外华人总数的约68%。
尤其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更是聚集了相当多的华商。据说这5个国家的华商资产加起来,占整个东南亚华商资产的90%以上。
今天,万事通和大家介绍的丁家骏,是一位胸怀赤子之心,心系桑梓之情的旅泰华商,他的事迹让人钦佩!
清朝名臣后代
曾在新加坡留学!
在泰国的华人圈、在广东梅州,泰国石油巨子丁家骏的故事,总是催人奋进,激励人心!
出生于1909年的丁家骏是清末名臣丁日昌第五代裔侄孙、抗日爱国将领丁培纶的侄子。
少年时期的他,十分尊敬长辈,沉迷学习,熟读《千字文》、《幼学》、《四书五经》以及丁日昌的珍本秘籍,这些书为他日后创业及待人处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时光荏苒,很快他就到了上中学的年纪,背上了行囊离开家乡前往县立丰良中学(现顺县第一中学)念书,后来又转到了汕头私人教会创办的礐光中学。
在汕头求学期间,一直住在“汕头小公园”曾厝祠。他的叔叔丁培纶在抗战结束后,从广州举家回汕头时,也是居住于此,故而曾厝祠又有“丁公馆”这一美名~
说到丁家骏的求学生涯,其实他与新加坡也有不解之缘!
在从礐光中学毕业后,他远赴新加坡英华文学院深造。毕业后在一个由英国商人创办的雅得利洋行工作了3年。
随后,被派往香港一广州担任亚细亚石油公司营业部经理。
但很快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他毅然决定放弃现有的优渥生活弃商从军。
回到中国后,进入黄埔军校接受训练,从军事委员会外语训练班毕业后,出任重庆中美合作所中校翻译联络官、中央警官学校特训教官。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商业领域,出任广州亚细亚石油公司董事长、商会委员。
199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10周年大会上,有关部门领导和黄埔同学合影。左起:万绍芬、胡立教、张震、丁家骏、洪学智
也是因为有这段在黄埔学校念书的经历,所以在后面前往泰国经商后,出任了旅居泰国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丁家骏超绝事业运
泰国创业成石油大王!
在担任亚细亚石油公司董事长、商会委员3年后,丁家骏决定自立门户,创立了丰顺煤油公司、丰裕隆煤油行,还被友商们推举成为了广州煤油公会理事长。
他的新事业发展的不错,很快就到了1951年,在这一年里,他在香港也创办的煤油公司。
事业蒸蒸日上,有过在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他不甘心只在国内发展,在1951年年底奔赴欧洲考察市场。最终决定次年旅居泰国,创办了鼎鼎大名的泰油贸易公司。
要我说,丁家骏真的是超绝事业运的代表!
在泰国创业没多久,坚信“信誉比什么都重要”的他主抓业务与制作产品的先进技术,把好产品质量关卡,就获得了美国润滑油品牌“宾塞”、西雅图巴达石油公司在东南亚的代理权。自此属于他的时代开启了!
公司辖下宾赛滑机油调和厂一角
在泰国创办了多家公司,扩大自己的业务。于挽红县创办了“宾塞”石油服务中心,在北榄府投巨资建造了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现代化大型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工厂,年产量4万多吨。
另外还在曼谷机场附近建设“宾塞”油站、拖拉机展销部、开展汽车、机械维修服务。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广受客户喜爱,远销日本、香港、老挝、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
就此,他成为了泰国石油巨子!
但他的野心绝不止于此,仍然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
代理了荷兰的牛油产品、日本拖拉机、英国特强耐电池以及泰国土特产出口业务,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