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藥理事會發布的最新書面裁決,涉事的醫生是在勿洛北3街經營The Civic Clinic家庭診所的醫生Ooi Teik Huat。他自1979年註冊成為醫生,至今已有約45年的行醫經驗。
投訴他的病患是一個75歲的老先生,醫生首次胡亂混合開藥給他時,他剛滿55歲,2018年最後一次混合取藥時已69歲;他最終在2020年8月向醫藥理事會投訴。
承認違規提供鎮靜藥Ooi Teik Huat承認三項指控。其中第一項指他在2004年8月1日到2018年2月1日之間,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15次不恰當地為病患提供治療焦慮和失眠、含有『苯二氮卓類』(Benzodiazepines)的不同鎮靜藥物,當中包括治療焦慮症的Lexotan等。
第二項控狀則指他在2002年9月5日到2019年11月27日期間,在長達17年3個月的時間裡至少107次,在沒有為病人看診的情況下,就允許診所助理或護士直接賣鎮靜藥物給病患。
最後一項承認的指控則是指他在長達17年3個月的時間裡,沒有及時將病患轉介給專科醫生。
根據紀律審裁庭的專家,醫生為病人開了七種不同的鎮靜藥物,加重了病患過度依賴藥物的風險,而且他長時間未將病患轉介給專科,也沒停止相關藥物,違反了醫生的專業操守,罪責嚴重。
稱只是想幫助病患「正常生活」Ooi Teik Huat在求情時稱自己目前的健康不好,2021年被查出患了癌症,涉案期間因有關病患「難搞」,稱自己離不開其中一種鎮靜藥。他混合為病患提供不同的鎮靜藥,也是因為想幫助病患「正常生活」,並無其他如金錢上的企圖。因為病患是他早前一個護士的表親,所以一開始時他甚至沒有收取任何診費,而他給的其實都是藥量低的藥物,對病患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病患後來稱他對其中一種藥物Lexotan產生依賴,醫生說他因此特地調高此藥的價格,希望藉此戒掉病患對這藥物的依賴。
此外,醫生還說病患是個急性子,到診所看診時往往缺乏耐性,而且沒其他病徵時,病患自己也要求不要看他,所以他才會「沒看診就給藥」。但病患上門取藥時,醫生稱他每次都通過診所的觀察鏡留意病患的舉動,而診所的助理也會徵詢他的同意才開藥,所以他其實是有「觀察」病患的。
至於沒有轉介給專科的指控,醫生表示病患很抗拒去看專科,每當他試著轉介時,病患就會拒絕還說下次再考慮,但醫生的這些「轉介」並未記錄在病歷里。
醫生承認行為失當的指控,但希望醫藥理事會罰他10萬元就好。
紀律審裁庭最終決定吊銷他的醫生執照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