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琇瀅今年9月成功「拖住」騙子,間接助客戶保住款項。 (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印混血兒黃琇瀅,不但精通中文、馬來文、淡米爾文和英文,還能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在新加坡任職的銀行通過不同語言幫助客戶,甚至識破一名騙子冒充客戶。
《聯合早報》報道, 29歲的黃琇瀅小學念的是華校,自小就掌握中文和淡米爾文。
「在家裡,華裔父親會跟我和兄弟姐妹說廣東話,母親則會用淡米爾文跟我們聊天。中學時期我讀的是馬來學校,就這樣掌握了中英巫印4種語言和廣東話。」
黃琇瀅畢業後先在馬來西亞工作,兩年前選擇到新加坡加入一家銀行,主要工作是為客戶解答疑問。這份工作讓她能徹底發揮自身優勢,以客戶最熟悉的語言更好地跟他們溝通。
「有時候我接到來電,對方沒辦法說英語,也沒辦法說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幫助。我都會先問對方:您方便說哪種語言?他們一下子開心起來,因為總算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遇到什麼困難。」
懂得多種語言,也有助讓黃琇瀅與騙子周旋。
她有一晚值班時接到一名客戶來電,劈頭就用華語氣急敗壞地質問為何一筆轉帳沒通過。
黃琇瀅以流利的華語耐心應對,按照慣例核實資料,對方都對答如流。
但是,她進一步查證後發現,轉帳沒通過其實是被銀行內部暫時凍結了。
由於不方便直接告訴對方,她於是詢問客戶為什麼急著轉帳。
「客戶聲稱朋友發生車禍急需用錢,還稱人命關天,質問銀行怎麼竟然不允許轉帳。」對方接著大發雷霆,對著電話怒吼起來。
黃琇瀅立即聯繫當地的反詐部門,得知這筆轉帳疑似涉及詐騙,她讓對方隔天親自到分行完成轉帳,對方之後氣得掛斷電話。
「豈料不久後,同事又接到同一名客戶來電,我才發現後來的這位才是客戶本人,之前和我通話的原來是假冒客戶身份的騙子。」
原來是客戶誤墜騙局,把個人資料發給了騙子,騙子掌握信息後冒充客戶要辦理轉帳。
「所幸我們成功幫助客戶保住款項,這也提醒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應對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