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2024-12-19     静姝     5526

The Hive 是南洋理工大学(NTU)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设计理念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笼包”。这不仅是每个NTU学子的骄傲,也是新加坡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之一。今天,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这座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

关于 The Hive 你不知道的 3 件事

1. HEY! 读者帮忙命名

在 2014 年,NTU 的官方杂志 HEY! 举办了一场命名比赛,为即将建成的学习中心寻找一个名字。候选名称包括 SPiREX、NTUtopia、Eureka,以及最终胜出的 "The Hive"。

如果 "SPiREX" 成为了最终的名字,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想去 SPiREX 吃意大利面吗?”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Google

2. 它是一座可持续建筑

The Hive 是世界著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代表作。这座建筑的设计初衷是挑战传统校园建筑的单调性,以蜂巢式的结构实现生态环保。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ins@seven7panda

其开放式中庭设计不仅美观,还通过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大幅减少了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的需求。

Heatherwick 先生曾表示:“我们希望这座建筑让人们充满热爱,从而避免它在几十年后被拆除。"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Google

这座建筑通过节能环保的混凝土框架设计以及自然空气流通,完美平衡了美观性与功能性。

3. 改变了教学空间

CNN (Cable News Network)将 The Hive 称为“重新定义传统教室设计”的典范。其圆形教室打破了传统层级分明的教室结构,让学生和教师处于更平等的互动空间中。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Google

没有直角的设计让学习氛围更加开放和自由,而 12 座塔楼的布局也体现了 NTU 对协作与创新的高度重视。

The Hive 的设计与背后故事

The Hive 的建筑理念深刻体现了 Heatherwick Studio 对教育空间的重新思考。

这座由 12 座塔楼组成的建筑,没有明确的正面或背面,其完全开放的设计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

互动与开放性:建筑没有明确的主入口,每一层都连接着中央中庭,让人随时随地感受到流动的互动感。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ins@alumnintusg

韵律与呼吸:层层叠叠的结构设计赋予了建筑一种韵律之美,仰望中庭时能看到天空,与外界环境自然融合。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Pixabay

环保与融合:设计师充分考虑了新加坡热带气候的特点,建筑内的温度相比室外更为舒适,这要归功于其自然通风和节能设计。

“小笼包”的多样功能

The Hive 并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 NTU 协作与创新精神的象征。

这座建筑能够同时容纳多达 33,000 名学生,56 间圆形教室消除了传统的教学束缚,支持技术驱动的互动学习模式。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Google

Heatherwick Studio

与其他标志性设计

The Hive 是 Heatherwick Studio 在亚洲设计的首个大型项目,但这并非他们唯一的成就。

英国馆(UK Pavilion)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以“种子圣殿”为主题,获得了展馆设计金奖。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来源:Heatherwick Studio官网

Vessel(纽约):位于曼哈顿哈德逊广场的地标性建筑,以独特的蜂窝结构吸引了无数游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