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洋理工大學小籠包,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2024-12-19

The Hive 是南洋理工大學(NTU)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因其獨特的外觀和設計理念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小籠包」。這不僅是每個NTU學子的驕傲,也是新加坡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建築設計之一。今天,我們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座建築及其背後的故事。

關於 The Hive 你不知道的 3 件事

1. HEY! 讀者幫忙命名

在 2014 年,NTU 的官方雜誌 HEY! 舉辦了一場命名比賽,為即將建成的學習中心尋找一個名字。候選名稱包括 SPiREX、NTUtopia、Eureka,以及最終勝出的 "The Hive"。

如果 "SPiREX" 成為了最終的名字,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想去 SPiREX 吃義大利面嗎?」

來源:Google

2. 它是一座可持續建築

The Hive 是世界著名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的代表作。這座建築的設計初衷是挑戰傳統校園建築的單調性,以蜂巢式的結構實現生態環保。

來源:ins@seven7panda

其開放式中庭設計不僅美觀,還通過自然通風和採光系統大幅減少了對空調和人工照明的需求。

Heatherwick 先生曾表示:「我們希望這座建築讓人們充滿熱愛,從而避免它在幾十年後被拆除。"

來源:Google

這座建築通過節能環保的混凝土框架設計以及自然空氣流通,完美平衡了美觀性與功能性。

3. 改變了教學空間

CNN (Cable News Network)將 The Hive 稱為「重新定義傳統教室設計」的典範。其圓形教室打破了傳統層級分明的教室結構,讓學生和教師處於更平等的互動空間中。

來源:Google

沒有直角的設計讓學習氛圍更加開放和自由,而 12 座塔樓的布局也體現了 NTU 對協作與創新的高度重視。

The Hive 的設計與背後故事

The Hive 的建築理念深刻體現了 Heatherwick Studio 對教育空間的重新思考。

這座由 12 座塔樓組成的建築,沒有明確的正面或背面,其完全開放的設計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

互動與開放性:建築沒有明確的主入口,每一層都連接著中央中庭,讓人隨時隨地感受到流動的互動感。

來源:ins@alumnintusg

韻律與呼吸:層層疊疊的結構設計賦予了建築一種韻律之美,仰望中庭時能看到天空,與外界環境自然融合。

來源:Pixabay

環保與融合:設計師充分考慮了新加坡熱帶氣候的特點,建築內的溫度相比室外更為舒適,這要歸功於其自然通風和節能設計。

「小籠包」的多樣功能

The Hive 並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 NTU 協作與創新精神的象徵。

這座建築能夠同時容納多達 33,000 名學生,56 間圓形教室消除了傳統的教學束縛,支持技術驅動的互動學習模式。

來源:Google

Heatherwick Studio

與其他標誌性設計

The Hive 是 Heatherwick Studio 在亞洲設計的首個大型項目,但這並非他們唯一的成就。

英國館(UK Pavilion)

2010 年上海世博會的英國館以「種子聖殿」為主題,獲得了展館設計金獎。

來源:Heatherwick Studio官網

Vessel(紐約):位於曼哈頓哈德遜廣場的地標性建築,以獨特的蜂窩結構吸引了無數遊客。

來源:Heatherwick Studio官網

新加坡樹狀橋(Garden Bridge):展示了自然與現代建築的融合。

來源:Heatherwick Studio官網

結語

The Hive 是南洋理工大學校園的靈魂之一,它的設計體現了可持續性、創新性與協作精神。

下次經過時,不妨停下來多看幾眼,感受這座建築背後的獨特故事。作為新加坡建築文化的一部分,「小籠包」已然成為了全球設計界關注的焦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留學通關全攻略!2025最新入境指南,輕鬆搞定初到難題
  • 別花冤枉錢!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入學攻略,低成本高回報留學就這麼辦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學歷與學術,申請材料,特殊專業
  • 新加坡低齡留學熱背後:「OWP倡議」打破家校邊界,家庭參與藏玄機
  • NUS理學院2026Fall提前批來襲!鎖位名額,快人一步
  • 2026年國際生直入新加坡小一報名,5月27日起提交意向書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填報步驟詳細匯總!一看就懂!
  • 新加坡四大名校教育特色大起底,國際生入學攻略來了
  • 7月1日新加坡小一註冊,快給小孩報名,EP子女怎麼讀公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