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2024-12-20     静姝     6282

之前辣妈发表过一位小哥的经历:

从小县城中学到华中NUS!一个出生在中国的新加坡人的求学故事~

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和关注,也有很多粉丝来问我们,这位小哥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对于大家的疑问,小哥又分享了自己的童年,一起来看看他的人生是如何被改写的吧~

素材:WKC@小红书

整理:柠檬茶

想写一篇关于童年的文章,想着配上些小时候的照片,翻遍了手机相册,却只找到四张我离家之前拍的。

突然记起,前年不小心把手机摔坏了,照片都没了。我试着回忆起那失去的照片,里面有表弟表妹幼儿园时期的照片,有和好朋友在小学时候的照片,有我小时候跟外公一起坐着摩托车的合照,还有离家前在机场跟妈妈拍的合照。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上次见到他们,已经是6年前了

我对童年最初的回忆是我的曾祖父。我不记得他的样貌了,我只记得小时候他踩着蓝色三轮车带我去上幼儿园。

记得曾祖父很喜欢吃公仔面,经常买粉红色的公仔面跟我一起吃,我对方便面的喜爱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这是我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喜欢一边看仙剑奇侠传,一边吃泡面。

再大一些,到了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回忆就充满了我的外公。

外公会在周末的时候带我去牌坊街数那22座牌坊,夏天时会带我到韩江游水,会在我打球崴到脚的时候带我去看村头的中医。在我心目中,外公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男人,就像别人的爸爸对于他们的地位一样。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那,我的爸爸呢?

妈妈从没跟我提过他,从外婆不多的描述之中,我得知他是一个高高的,壮壮的“新加坡”人,“新加坡”是哪里呢?对于从小在潮州长大的我,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每年那些来我们村探亲的华侨,就是从那来的。

后来从家人和亲戚的闲谈之中,我推测出我的父母在我出生不久,便分离了。我妈妈带着一岁的我,回到潮州。

妈妈身体一直都不好,经常需要卧床养病,家里经济也比较拮据。我小学5年级就去做了第一份暑假工,在亲戚的鞋厂里面做了两个月的流水线包装工,每天三班,每班4小时,一班28元,那是我童年里最辛苦的两个月。

等到六年级快升初中的时候,班主任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我是外国人,她不能帮我报考初中。我还没理解完这句话的意思,手中就已经多了一张要拿给妈妈的个人资料表,上面写着“黄JC, 新加坡籍”。

最让我惊讶的,不是我的新加坡籍,而是我的姓,我们村的人都姓沈,我妈妈也不例外。或是不想吸引别人的注意,或是不想与我素未谋面的父亲有任何联系,我在初中前都把自己的姓写为沈。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费了一番周折,我总算是上了初中。作为全校唯一的外国人,我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这体现在没有人记得我的名字了,连老师都称呼我为“新加坡”,我对这三个字越发讨厌了。

上初中后

我从之前亲戚的鞋厂“跳槽”到另一家小鞋厂做大包装工,帮忙把鞋子装到纸箱里,一个箱子装一百双,出货时再把箱子搬上货车。工资大幅上涨,一班4小时是40块,平时除了周末,我有时放学后也会去。做一班,就能让我在学校食堂吃一个星期的加肉的盒饭。

虽说我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费得到了改善,我兼职赚的钱还是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提高。

还记得那时我很喜欢打篮球,不小心把眼镜砸成了两半,一副眼镜要四五百块,相当于我兼职50个小时的工钱。当时我也没存钱的习惯,妈妈做手工的钱平时也没剩下来多少,等到一两个月后,我才买了新眼镜。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当时我上课看不到老师板书的时候,就拿着我那剩下一半的眼镜看,或者尽全力眯着眼。因为这个我还学到一个有趣的知识,如果你从一个小洞看东西,就可以看得很清晰。

就这样,我的成绩其实在我们学校还可以,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十,因此被安排坐在第一排。

每次晚上下班到家都快10点半了,这样一来就没时间写作业了,隔天上课的时候,老师一眼就能看到我空白的练习本,导致每次我都被点名上去解题。虽然大部分时候我都做得出来,这也让我成为老师眼里的刺头,他们都觉得我仗着有点小聪明,吊儿郎当的。

每天白天上课,晚上跟同学去打球,或去鞋厂兼职做包装工,就这样过了三年。成绩在我们的学校里还算不错,但也仅限我们在我们这个小初中里。

初三时

当我觉得自己虽然不出众,但也跟学校里那些准备初中辍学的小混混不一样,将会在中考考个不上不下的成绩,然后上个不上不下的高中以及大学的时候,我被告知:因为我外国人的身份,无法参加中考。我对升学的期望,也就这样湮灭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