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艘船在巴西班让码头与另一艘船结盟后发生漏油,导致 400 吨石油泄漏入海,这是新加坡十年来出现的最严重漏油事故。除了环境污染问题外,由于今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将是新加坡长期面临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图源:FACEBOOK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环境最大威胁
今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发达国家同意到2035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这一新的气候融资目标金额比之前的1000亿美元有所增加,旨在进一步帮助较贫穷和气候脆弱的国家限制气候影响,并提供减少碳排放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一目标遭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批评,他们希望较富裕的国家做出更多承诺。在气候大会上,各国还商定了一个更广泛的目标,即到2035年每年通过各种形式的融资,包括来自私营部门和多边开发银行的融资,为有需要的国家筹集1.3万亿美元。
此前,有气候科学家宣布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这是全球平均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时期上升超过1.5摄氏度。科学家们警告说,如果变暖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新加坡,海洋热浪对一些珊瑚造成了损失,据估计,其中30%至55%的珊瑚在7月份被观察到白化,这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大的白化事件。
图源:FACEBOOK
12月7日,巴耶利峇的气温攀升至36.2摄氏度,这是新加坡12月份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的,它改变了天气模式并助长了极端天气事件。今年极端天气席卷全球,东南亚的台风在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
除了气候问题之外,新加坡农业部门在2024年也一直受到关门的困扰。去年,新加坡约有四分之一的海洋养鱼场退出了市场,而至少两个蔬菜农场放弃了在这里生产产品的计划。这些事态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到2030年在当地生产30%的营养需求。
随着气候影响和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可能威胁到食品供应,当地农场对新加坡维护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但这并不全是悲观的。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和缺乏强劲需求的情况下,一些农场正在与国际参与者密切合作,帮助后者将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到新加坡。
而海洋养殖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海洋污染问题。今年6月14日,一艘挖泥船撞上了一艘固定的加油船,导致400吨石油泄漏到新加坡水域,新加坡发生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漏油事故。尽管努力控制泄漏,但浮油仍蔓延到新加坡南部海岸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包括南部岛屿、圣淘沙、拉布拉多自然保护区和东海岸公园。
研究人员将从受石油泄漏影响和未受影响的地区收集沉积物样本,以找出有毒浮油对沉积物中微小生物的影响,例如甲壳类动物、蠕虫和软体动物。未来,研究团队或将提出可能缓解和恢复措施,以此恢复新加坡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计划发展核能应对气候变化
展望2025年,新加坡与许多国家一样,正在逐渐转向核能发展,并以此作为生产零排放电力的一种方式。此前,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表示,当局有兴趣探索更新的核反应堆,例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可以提供安全核能,可能使小型核能在新加坡具备可行性。
今年7月,新加坡当局与美国签署了为期3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将使其能够获得有关新兴技术和核安全专业知识。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座耗资数百万美元的新研究大楼将容纳大约100名研究人员研究核技术。
图源:FACEBOOK
十多年前,新加坡还认为原子能不适合这个小岛国。但脱碳的需要以及地缘政治对能源安全的担忧迫使该国重新审视这一有争议的能源。虽然太阳能是新加坡目前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但到2050年,它可能只能贡献不到该国电力需求的10%。因此,有必要寻找替代品,包括进口能源及地热能、氢燃料和核能方面的新兴技术。
目前,新加坡的邻国,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在计划发展核能。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表示,新加坡一直在与区域合作伙伴合作,以建立核安全能力,并准备和应对可能出现的核辐射情况。
此外,根据《巴黎协定》,预计各国将在2025年2月之前向联合国提交新的气候目标。这些气候承诺的正式名称为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将实现这一轮碳减排目标。这些承诺以文件形式提交,将包括每个国家的具体减排目标、各国为适应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以及截止日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