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加坡11月IB大考成绩一出即刷屏,均分38.4分,及格率98.2%,惊艳全球。在今年5月的IB大考中,东陵信托国际学校等学校更是以超高均分霸榜全球。
那么备受关注的IB课程体系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能够成为新加坡国际学校的主流课程体系?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析IB课程体系及其优势。
IB课程体系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提供的为3-19岁的全球学生提供全面教育的课程。课程包括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IB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阶段:PYP(小学1-5年级)、MYP(中学6-10年级)、DP(高中11-12年级)和CP(国际文凭职业相关项目),且IBDP与A-Level、VCE、AP课程并称全球四大高中课程体系。
由于IB通常指IBDP,故本文主要介绍IBDP课程的构成。
IBDP课程设置
IBDP,即IB Diploma Programme,是两年制的课程。
IBDP课程设置包含3大核心课程和6大类基础学科,学生既要学习科学科目,又要学习人文科目。所有参加IBDP课程的学生,在以下6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要求其中3门为高水平HL,3门为标准水平SL。
·语言与文学研究
·语言习得
·个人与社会
·科学
·数学
·艺术
PS:如果IB学生不愿意选择艺术组中的课程,也可以除了母语、第二语言外,再学习一门第三语言,或者再选一个科学类课程。另外,学生也可以选择两门语言A的课程(双母语),毕业时将获得双语证书。
除了这6门课程之外的3大核心课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OK认识论、EE延伸论文和CAS。
·TOK(Theory Of Knowledge,认识论)
TOK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跨学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防止主观臆断和固有偏见,增强学生以理性基础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由于是基于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性独立思考的课程,故需要撰写1200-1600字的论文并做演讲。
·EE(Extended Essay,延伸论文)
EE延伸论文要求学生选择某一感兴趣的领域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完成一篇4000字的论文。旨在让IB学生规范学术写作的格式,并提前适应调研过程,为大学打下基础。
·CAS(Creativity、Action、Service,创造、行动与服务)
学生需在2年内完成150小时的社会实践,涵盖创造、运动和公益三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感。虽然这项不计分,但没有完成会影响学生最终取得IB文凭。
IBDP考核设置
IBDP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和11月举行。南半球考生参加11月份考试,而北半球考生则参加5月考试。
由于新加坡位于赤道,故IB学校考试时间不尽相同,例如华中国际学校、英华国际学校等几所学校就参加的是今年11月的IB大考。
IB评分标准:
IB的评分方式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由学校老师评分,外部评估则由IBO(国际文凭组织)审核。
单科满分7分,6门7分制的学科构成了42分制,而我们所熟知的45分制则是加上了EE和TOK的分数。
7分-非常优秀
6分-优秀
5分-良好
4分-合格
3分-基本合格
2分-不合格,能力比较欠缺
1分-不合格,能力非常欠缺
一般想要获得牛津、剑桥或者是美国TOP10大学的offer,IB分数需要达到40分以上。
IB课程优势
IB课程之所以能成为新加坡的主流国际课程体系,主要因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01 国际认可度高
由于IB课程体系有着严格的评审制度以及有挑战性的课程,保证了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故IB文凭在全球范围内被1100多所大学认可,含金量非常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