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成功研製出一款新型量子控制器CHRONOS-Q,該設備能夠將傳統電腦與量子電腦無縫連接,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讓兩者協同工作。這一成果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以及衍生企業AQSolotl共同宣布,標誌著量子技術在實用性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經過三年多的科研攻關,CHRONOS-Q量子控制器已在兩所大學內開始試用。該控制器外觀類似於台式伺服器,但其功能卻非常強大,能夠通過電纜將傳統電腦和量子電腦連接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
普通電腦使用的晶片基於傳統二進位運算,計算能力有限,但足以應對日常的上網瀏覽和辦公任務。而量子晶片則採用量子力學原理,計算能力呈指數級增長,能夠勝任如抗癌藥物開發、金融分析和新型人工智慧技術等複雜任務。
AQSolotl公司由五名聯合創始人於今年1月組建,其中包括量子科技研究中心的現任和前任科研人員,以及一位德國投資人。量子科技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來,彙集了來自新加坡多所頂尖學術和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
南洋理工大學物理學家杜姆克副教授,作為AQSolotl的聯合創始人和科學顧問,表示CHRONOS-Q的製造成本僅為一般量子控制器的30%,運行速度卻更快。
他強調,量子計算的發展前景廣闊,尤其在人工智慧顛覆傳統行業的當下,量子技術的應用將為各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這一創新成果不僅展示了新加坡在量子技術領域的科研實力,也為全球量子計算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隨著CHRONOS-Q的進一步應用和推廣,未來我們有望見證傳統計算與量子計算的深度融合,開啟計算技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