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线之IV》,布面胶彩,130x130cm (2022)
蔡荣恩的作品以抽象线条和简单色彩为画面的主要元素。虽然他早期受到过莫奈和马蒂斯的影响,研究过光与光线的变化以及线条与色块的关系,但他最终转向了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蒙德里安纯粹的秩序、清晰和强有力的构图设计感让蔡荣恩产生共鸣,决定把这种色彩与线条的极简抽象表达作为画面表现。当然,蒙德里安的线是西方几何科学基础之上的直线,精准而克制的直线是他所发现和信奉的人眼所能见到的最基本线性表征。蔡荣恩毕竟是来自完全不同的东方文化体系,他也用直线分割画面,但他的线是书法笔触所形成的虚实交叉的不规则直线,如同赵无极同样从书法中领略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抽象风景的意境一样,赵无极选择的是回转的曲线,而蔡荣恩认定的是颜色的排列,以及接近于直线的线条。在他的画作中,观众可以体会到一种平衡感,这也正是画家所要传递出的宇宙中各种力量和能量的均衡规律。至于画家本人与观众互动的情感信息交流,就只能交付给可以得出任意结论的观众和艺术批评家了。
《亮黄色》,布面胶彩, 120 X 150CM (2023)
认同蒙德里安并不是蔡荣恩的一时冲动,早在伦敦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线条与毕加索和蒙德里安的作品之间的线与线的交流。蒙德里安执著于用最纯粹、最基本的艺术元素进行创作,颠覆了传统美术的构造规则,而“艺术让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就是难以理解,并且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1908年,蒙德里安开始对俄罗斯哲学家、学者海伦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在十九世纪末发起的神智学协会(theosophical movement)感兴趣”,“Blavatsky曾提出除了显而易见的实际经验之外,自然中还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真理。蒙德里安正是顺着这个角度,不断地追求精神方面的真理”——“我在一个平面上建构我的线与颜料,抒发出我认知范围内最为共通的美。自然给予我灵感,就像其他画家一样,给了我一个充满情绪的状态去创造一些东西。我想要尽可能地去接近真实,抽象出万事万物的基本”[7]。
西方美术的发展,从易于理解的具象艺术,如古典主义,到晦涩难懂的抽象主义,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在这其中,印象派注重光与光线的效果和画面表现的整体氛围,后印象派则认为除了展现物像的光影效果,也要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与感受,或者揭示一些物像的本质,甚至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等哲学问题。随着写实绘画体系的逐渐崩溃,艺术化身为艺术家个人的净土与极度自由的空间。艺术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具有一般社会大众在传统意义上为其赋予的描摹现实之景的任务和目的。当然,抽象艺术可能是被大众误解最多的艺术,但实际上抽象艺术与人的认知范围只有一步之遥,跨过了物象的边界,就会达到纯粹的精神彼岸。这种精神意义上的优越,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
《色彩的互动》,布面胶彩,120x150cm (2023)
蒙德里安似乎这样说过,大意是,“艺术高于现实,而且并不直接与现实相关。为了在艺术中寻找精神追求,人必须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现实世界的描绘,因为现实与精神是两个反义词。在抽象艺术中,我们可以找到我们自己。艺术理应高于现实,否则它对人类就毫无价值”[8]。
2015年,蔡荣恩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在中新建交25周年之际,参加来自两国14位艺术家的联展,他们“分别为新加坡画家林子平、何和应、何家良、欧世鸿、蔡荣恩、许锡勇、罗福章;来自中国的画家袁运甫、黄国强、杜大恺、刘巨德、王玉良、简宣义、锺蜀珩。其中中国画家均是新加坡人民最熟悉的中国艺术大师吴冠中的学生”[9]。
《通往世界的窗户》,布面胶彩,137x 153cm (2023)
2023年,蔡荣恩在上寿之龄又创作了一个新的系列,作品尺幅也很大。在这个系列中,大部分的画面都是白色的底色,就是在现成的已经打好白底的油画布上再不均匀地平涂白色颜料,然后用各种鲜艳的颜色,画上有一条条线的矩形图案。一眼望去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芽笼一带的店屋墙上的木窗,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几何图形也没有,就是几条随意的、不均匀的黑线或彩线,把大面积的白色底色分割开来。线条在向画布的边缘延伸的时候会逐渐变淡,而不是突然停止。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他在不断变换线条的运行细节,就像书法中草书或行书中的拉伸和飞白,线条是扁平的,厚度也少。所有的彩色色块或白色底色都有加明显的笔触,朝着一个方向延展,有时候即使是简单的白色,也会被涂上好几层。作品上显现出接近直线的几何分割图形,作画之前他会使用一些纸质胶带覆蓋不同区域,撕开后似乎给整个画面一种额外的触感和质感。在白色的映衬下,黑色的线条,以及彩色的线条和图形,似乎在释放画家心中的旋律,明亮、浪漫,而且生机勃勃,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接近一个世纪年龄的老人。这些画面,似乎就是蔡荣恩内心中的新加坡的街巷与家园,朝气蓬勃、新鲜,像一首风情万种的情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