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多项调查显示,企业对明年的招聘持谨慎乐观态度,而科技及人工智能领域对人才需求仍高企,而且不论领域,雇主更注重求职者的数码素养和其他软技能如沟通和适应能力。
人力资源公司任仕达(Randstad)12月发布的《2025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指南》报告显示,近半受访雇主有意增加人手,而企业会更积极招聘销售与业务发展、科技、数码转型与人工智能、工程方面的人才。
报告指出,随着新加坡推进数码转型议程,明年市场对科技和创新专业技能的需求会继续增长。重点关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数码营销。
《新明日报》报导,求职平台Jobstreet by SEEK今年首11个月的数据显示,雇主最想要填补的工作岗位包括行政人员、执行人员、经理、销售执行员,过去两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咨询、服装、科学与科技行业者,可获得至少两位数以上的加薪。
不过,求职者更倾向寻找行政、工程、市场营销和会计相关的工作,且许多人在搜索时,输入居家工作关键字,这意味着雇主的需求和求职者的优先考量有落差。
Jobstreet by SEEK发言人提醒,由于求职数量增加,在新一年里,就业形势会继续为劳资双方带来挑战,其中求职者可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雇主则难以建立强大的人才库。
在非执行工作岗位方面,另一家招聘平台Jobstreet Express数据显示,市场对行政书记、促销员、普通工人、技工及服务人员的需求高。
拥有16年经验的劳动力发展局高级职业导师江韵冰建议,求职者可善用劳发局的职业前程配对网站(MyCareersFuture)职业搜寻(CareersFinder)功能,鉴定新的就业机会和合适的培训课程。
她也提供数个求职贴士如定期更新履历、在LinkedIn维持活跃、在社交媒体页面上保持专业形象、与目标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及可向劳发局职业联系站和全国职工总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的职业导师求助,提高求职效率。
江韵冰提醒求职者,申请不同职位时,不应用同样的履历,且面试前要做好准备,“若没收到潜在雇主回音,不要太快放弃。保持积极态度,继续寻找机会,继续建立人脉以发掘新机遇。”
她透露,除了专业技能,雇主也在寻求具备关键软技能的人才,包括掌握沟通技巧、有项目管理、数码能力、能团队合作及懂得思辨与解决问题。
黄姓工程师(50岁)数个月前因公司重组被裁退,幸好他在公司服务多年,资遣费足以应付生活一阵子。他希望找到一份同领域的工作,目前已在积极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