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平静的狮城投资圈却突发黑天鹅,新邮政突然宣布集团总裁、首席首席财务官、国际业务执行长等三人被董事会立刻解雇的爆炸性声明。作为新加坡股市曾经的蓝筹股,新邮政董事会对管理层却进行一次决绝的“集体斩首”行动,资本市场既震惊又疑惑。一周后,新加坡邮政重新任命两名高管,算是填补高层部分空缺,但总裁一职仍然无人问津。
图源:FACEBOOK
内部管理混乱撤换高管于事无补
近日,新邮政在高管空缺多日后,终于迎来两位新领导。公司计划由颜亨担任国际业务部门代理首席执行官,马名智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但集团总裁一职仍空缺。
据悉,颜亨在2021年加入新邮政,担任新邮政国际业务部南区负责人。根据文告,他之前主要负责集团在东南亚地区子公司的业务。马名智则在2019年加入,之前担任新邮政澳大利亚子公司Freight Management Holdings的首席财务官。新邮政也在文告中说,董事会主席伊盛盟将为高管团队提供临时指导与监督。
伊盛盟在文告中表示,此次风波凸显了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健全举报机制的重要性。它确保了员工在举报时感觉受到保护,并且相信他们的投诉将会得到公正和有效的处理。
他指出,解雇高管是董事会基于确凿的事实,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这一决定也获得法律意见支持,包括第二家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的独立意见。这个决定体现了董事会对公司治理原则的坚定承诺,优先考虑正确的做法,以公司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即使在短期内面临更多挑战。
图源:FACEBOOK
此前,新邮政在上星期天夜晚,向新加坡交易所发文告,宣布集团前总裁冯行伟、前财务长叶彦杉,以及国际业务部门前执行长俞立三人在处理内部调查时出现严重疏失,将他们解雇。三名被解雇的高管此前已发出公开信抗议,并认为这一决定是不当、不公平且没有依据。
新邮政表示,公司分别在今年1月和2月各收到一份举报信。于是对国际业务的三名职员展开调查。举报信指他们以手动方式在电脑系统内把运送包裹的状态改为“送货失败”,但实际上,公司根本没有送出包裹。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避免送货没达标,而必须按照合约向客户赔偿。
当审计部把调查结果提交给冯行伟、叶彦杉和俞立后,他们做出严重的虚假陈述。其中包括没有捏造数据的证据,也没有手动修改“送货失败”有关的不当行为证据。他们也认为,没有证据显示三名职员捏造数据以避免赔偿客户,而且修改送货资料其实是客户要求的,客户清楚知道这么做的含义,还说这符合业界做法。
经营前景惨淡阿里巴巴挥泪大甩卖
事实上,新邮政算是新加坡企业中含着银匙出生的天之骄子,前身为新加坡电信局的一个部门,拥有新加坡公共邮政的独家特许经营执照,同时运营国内与国际邮政、包裹业务,大股东就包括身世显赫的新电信,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在2014年入股新邮政时,购股价高达1.42元。在2016年更是以1.74元价格增持股份。今年6月,阿里巴巴在公开市场抛售7250万股新邮政股票,股权比率从14.56%下跌至11.34%,而相关售股均价仅为0.46元。
短短八年时间,股价冰火两重天,如今甚至连大股东也不看好公司前景,直观新邮政的当前发展窘境。时代的趋势,让新邮政的主营业务呈现无法避免的萎缩。
图源:FACEBOOK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涉事双方发表的声明文件,集团在内部调查中,发现国际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出现人工更改递送数据的非诚信案例,成为此次管理层集体被解雇事件的导火索。董事会及被解雇的三人,都各自认为本身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孰是孰非,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内幕信息被解密后公众会有判断。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一次无预警的突发事件,却透露著冷静的事实。新邮政的董事会与管理层在企业的未来战略方向上,已经出现分歧,导致两者之间的职场默契与工作信任严重缺乏。
相关内部调查事件其实已历时近一年,而新邮政目前正寻求全盘脱售澳洲物流业务,集团总裁却在此关键节点被解雇,无论如何,阵前斩大将都是兵家大忌,这不禁令旁观者想起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一句谚语: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