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马绍尔的访华之旅
作者:林恩和(怡和世纪编委)
来源:《怡和世纪》第44期,转自新国志网站,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林恩和,《怡和世纪》编委。1951年生于新加坡,笔名河洛郎。曾任出版社编辑(1976-1978),出版并主编评论杂志《拾穗》(1978-1979)。从事图书零售批发及出版凡40年。文章常见《联合早报》《怡和世纪》及其他杂志。受邀担任新加坡电视节目“新语研究所”第一系列和第二系列解题嘉宾。目前从事新加坡华语研究,为新加坡文物局的研究项目。出版的著作有《我城我语:新加坡地文志》、《我城故事:重访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自治邦首任首席部长马绍尔一生多姿多彩,他在生命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各有各的精彩:他是新加坡历史上最著名的刑事案律师,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政治人物,在最后的十五年又转身一变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和他作为杰出的律师和出色的外交官的角色比较起来,作为政治人物的他显然比前两者失色。1956年6月,他宣布辞掉首席部长的职务,面对党内同志众叛亲离,成为政治孤鸟的他显得郁郁寡欢。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电报,邀请他到中国访问。这个邀请让马绍尔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兴奋不已。对他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了馅饼,让他有机会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央,聚焦在镁光灯底下。
马绍尔这次访华对主客两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对中国来说,1955年4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出席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他在会议上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与会国家的共识;另一方面,他也趁出席会议之便,与印尼外长签署了有关解决印尼华人双重国籍的问题,并呼吁入籍华人应该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和效忠居住国。中国可以借着马绍尔来访向正在寻求摆脱殖民地统治、争取独立的国家表达中国人民对他们反殖斗争的支持,同时也趁这个机会向东南亚其他国家阐明中国政府怎样看待和处理当地华人华侨的问题,以减少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对马绍尔来说,中国不计较他失去首席部长的职位,给予他高规格的接待,让他亮相政治舞台,有机会和一个重要的大国讨论涉及新加坡政治议程的事并得到他们首肯,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刚好这时新加坡的贸易咨询委员会也收到中国邀请,计划组织工商业考察团到中日两国访问,委员会主席是马绍尔的好友叶平玉。叶平玉于是向马绍尔建议由他出任考察团顾问。由一位具有反殖政治光环的马绍尔率团访问中国,毫无疑问的将能增加考察团在中国政府眼中的分量和地位。
虽然说马绍尔和新加坡工商考察团这次出访中国,分别受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中华工商业联合会的邀请,纯粹是民间的交流。不过,在当年的冷战氛围下,出现不少杂音,也引起殖民地当局和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东姑阿都拉曼的疑虑。马绍尔深刻认识到这次访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是首位新加坡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受邀到新中国访问,面对质疑和杂音,他力排众议,一个由61人组成的各民族工商业考察团终于在8月中旬成行。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从8月14日到10月14日,马绍尔此次到中国访问历时2个月,收获颇丰。除了必要到访的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为了让他多了解新中国的建设和民情,中国主人特地安排马绍尔游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首先是到中国东北,去了沈阳、鞍山、长春等城市,参观了东北的中国的重工业中心;接着安排他到西部的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参访;最后到南部和长江流域一带的城市昆明、重庆、武汉、南京、杭州和上海。马绍尔访华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说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发展最好的时期。他参观了中小学、托儿所、大学、法院、寺庙、清真寺(回教堂)、教堂、工厂、居民区,和中国社会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中国人民团结奋发的精神,让马绍尔留下深刻印象。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加坡初到被称为竹幕后的新中国,一切是那么的新奇,对马绍尔可说是经历了一场文化震荡,犹如爱丽丝梦游了仙境。
马绍尔在上海期间被安排与四位社会名流见了面,他们当中包括鼎鼎大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南洋烟草公司的简玉阶、号称“纺织大王”的永安纺织厂的郭棣活(David Kwok)和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的刘念义(Julius Liu)。……这几位名流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能与马绍尔用英语直接交谈。访华期间他还两次私下和林建才律师见面吃饭,林建才是马来亚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新加坡实施“紧急法令”时离开新加坡到中国。
不过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马绍尔在上海期间也探访了犹太人社区。事缘上海犹太人委员会的主席阿伯拉罕(R D Abraham)知道他来华访问,特地写信给他,要他协助一些想到以色列的滞留在华的犹大人离境。犹太人在二战期间受到纳粹迫害,许多人从欧洲及苏联来华避难,人数一度多达3万多人。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这些犹太人纷纷响应号召回到以色列。绍尔访华时,尚有5百多人因故滞留在华。马绍尔趁与周恩来会面的时机,直接向他反映,使到这个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