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交通管理局今天(6日)發文告宣布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延長線(DTL2e)的線路走向和地鐵站位置。濱海市區線將興建三個新的地鐵站,把終點站從武吉班讓站延長到南北線上的一個新的轉換站,以提高西部地區居民的交通便利性並節省出行時間。
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延長線全長約四公里,向西北方向行駛。武吉班讓站之後的第一個地鐵站(DE1)是地下站,位於雙溪加株道(Sungei Kadut Avenue)。新的終點站(DE2)則是地下轉換站,與南北線新的地面站(NS6)相連,位於油池和克蘭芝兩個地鐵站之間。
油池村和DE1地鐵站之間將建造行人天橋。蔡厝港7北(Choa Chu Kang North 7)也會建造行車橋(vehicular bridge)、腳踏車道和有蓋走道,通往地鐵站。
這些新地鐵站將加強西北部地區的鐵路連通性,為現有的和新的發展區域,如 油池村(Yew Tee Village)和未來的
雙溪加株生態區(Sungei Kadut Eco-District),以及鐵道走廊和 盤沙公園連道(Pang Sua Park Connector )等便利設施提供更好的交通。
正式通車後,往返我國北部和西北部的乘客可節省通勤時間。例如,從油池村前往牛車水的乘客,原本搭乘地鐵和巴士須耗時一小時,屆時只需搭乘濱海市區線路,將節省20分鐘。
此外,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延長線還將改善西北部地區地鐵網絡的韌性,為乘客提供其他出行和換乘選擇。目前,居住在西北部地區的居民可乘坐南北線或湯申-東岸線前往市中心,之後可以乘坐濱海市區線直達市中心。
建設工程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動工,地鐵站將於2035年投入使用。建成後,濱海市區線將共有 39 個車站,其中包括即將於今年第二季度啟用的謙道站(Hume),以及將於明年下半年啟用的濱海市區線第三階段延長線(DTL3e),即錫林站(Xilin)和雙溪勿洛站。
文告指出,連同未來十年的其他地鐵網絡擴建,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延長線將使我國離 2040 年陸路交通總體規劃的目標更近一步,即到 2030 年代,每10戶家庭就有8戶步行10分鐘內就到地鐵站。
陸交局強調,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延長線的環境研究已經完成,其中涉及自然團體的參與和諮詢。相關報告將於本月在陸路交通管理局的網站上公布,以徵求公眾意見。
「我們將實施環境監測和管理計劃,並採取緩解措施,儘量減少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這些措施包括:在施工期間沿鐵道走廊開闢生態走廊,讓動物繼續活動;以及由生態學家定期監察環境敏感的棲息地,以進行適應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