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育率逐年下滑,2024年預計是歷來新生兒最少的龍年,龍年甚至可能不再是各生肖年份中的生育高峰。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4年第三季,我國的新生寶寶僅2萬4811個,跟上一個龍年(2012年)同期的3萬1095個相比,減少約兩成。
安微尼亞山醫院的全年數據也顯示,這家醫院於2000年、2012年和2024年接生的龍年寶寶,分別為6400、6000以及5150個,呈下降趨勢。
去年在新加坡康盛醫療中心出生的寶寶與2012年龍年相比,也減少了約30%。
這個趨勢說明,2024年可能是本地歷來新生兒最少的龍年。
龍年寶寶逐年下降 或不再出現生育率高峰
本地的生育率和新生兒數持續下降,2023年的居民整體生育率跌至歷史新低的0.97,首次跌破1.0。然而,每逢農曆龍年(1988年、2000年、2012年),生育率和新生兒總數通常會激增,明顯高於其他生肖年份。
可是,2024年首三季的新生兒數量與2023年同期的2萬4868個相比,並未像以往龍年那樣出現激增,反而減少了57個。這意味著,2024年龍年可能不會再像往常那般出現生育率激增的現象。
其實,早在國務資政李顯龍2004年出任總理後的首個國慶群眾大會時,就已提出生肖也難以扭轉生育率不斷下降的趨勢。他當時注意到新加坡華人還很傳統,出生嬰兒的多寡跟生肖很有關係;1988年總共有5萬個龍寶寶,但12年後的2000年,人數減到4萬。
李資政當時說:「如果一切順其自然,到了2012年,這條龍可能縮小成一條小蟲!」 而今,「小蟲」更是進一步縮小了。
竹腳婦幼醫院2024年全年接生的嬰兒雖比2023年增加了300多個,但另一些醫院去年的新生兒卻減少了。
新加坡中央醫院向《聯合早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在這家醫院出生的寶寶有1538個,略少過2023年的1555個。
康盛醫療中心去年全年接生的寶寶也比兔年少了約一成。新加坡康盛醫療首席運營總監黃謀傑說,儘管面對生育率下降和人口結構變化的大環境,他依然保持樂觀。
「我們觀察到,體外受精等生育治療的需求增長了三成。這說明,儘管面臨生育挑戰,許多夫婦依然渴望組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