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柔地鐵預計將會在明年年底通車,不少人以為這將帶動附近店家生意,實際上店家擔心以後越堤族改乘地鐵,不再需要經過這裡,影響生意。
馬西嶺商店小販聯誼會主席林桂金在這一帶做生意已有40年。他說,這一帶的商家和小販中心熟食攤販多數都是靠早上越堤族的生意。
」他們從新山來新,越過長堤後吃早餐、咖啡,買點東西,歇息後才去工作。現在早上都有幾十輛廠巴在這裡停下,幾百名工廠員工光顧,也有一些巴士乘客,上車到關卡前會過來吃點東西。我們擔心有了地鐵,不只工廠員工不再需要搭廠巴,連巴士乘客也沒有了,這裡生意可能少一半。」
另一名在這一帶經營蛋糕店、五金店及手機店等五家商店的老闆娘王筱寶對此表示非常擔心。
她指出,兌換率導致物價差距甚遠,地鐵直通後,要往返新山更方便,也可能促使部分顧客直接前往新山消費,長堤附近的商家生意至少會下滑三成。
「巴士載來的上班族原本都會在這裡停留,買個麵包什麼的,以後有了地鐵就根本不會經過我們這裡,生意就沒了。」
貨幣兌換商吳淑玲對此表示無奈,她說,單靠附近居民的生意是難以維持的,希望當局可以在開闢新的道路,讓前往新柔地鐵站的乘客可以倒回來,減少對商家生意的影響。
老店家:人手不足難以轉型記者走訪時發現,這一帶的商店多數都已有20年、30年歷史,不少店主也已經年邁,他們表示,並不打算通過網絡平台,或其他方式開通客源,一來是人手不足,二來價格難以和網絡平台上的其他商家競爭。
在這一帶經營五金店近50年的蔡先生說,他從去年就發現生意開始下滑約三成,因此嘗試成為包裹領取站,希望能帶動人流。
「但是我們不夠人手,有時顧客等久一點又不耐煩所以我們決定不再繼續,網絡的東西也不容易,我們賣的都是小樣的產品,要一樣一樣包裝處理也需要時間和人力。」
經營幹糧生意的林桂金也說,乾糧生意要放上網上售賣不太可行,因此也不考慮這麼做。
「這裡的商家很有甘榜精神,希望生意可以做下去,睦鄰情誼得以延續。」
據他計算,這裡共有至少130個小販和商店,其中以小販居多。
有商家客觀看待改變在熟食中心經營咖啡茶水檔的卓桂琴認為,新柔地鐵通車後未必只有不利的影響,她認為還是會有騎摩托車的越堤族繼續光顧,地鐵本身也可能帶動這一帶的熟食生意,有更多人打包食物飲料。
麵包店老闆李添文澤認為,新柔地鐵可能造成生意少約兩成,但附近正在興建民眾俱樂部和預購組屋,他相信落成後會帶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