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
新加坡留学陷阱多 请收好这份防骗秘籍
新加坡的犯罪率虽低,但是low crime not no crime,犯罪行为必须防!
尤其是对于出国留学的家庭,除了注意自我保护人身安全外,还需要提高警惕,预防诈骗!在新加坡,有诈骗集团出了新花招,而且专盯着留学生群体,因为留学群体是最容易上当。
电话诈骗
在新加坡的电信和网络诈骗案中,既有冒充警察、检察院、法院、大使馆等政府部门或银行、快递等行业工作人员的老套路,还出现了招揽网上赌博、虚拟货币理财、私人网上换汇等进一步花样翻新的骗局。
在这些案件中,诈骗分子通过种种方式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或通过社交软件收款后即将受害人拉黑。
1、DHL电话诈骗
这种情况一般是一个自动语音电话说,“这里是DHL,您有一份包裹没有领取,这是最后一次通知,人工服务请按1”。
这个时候买了快递的小伙伴可能就有上钩的迹象了,按1转接了人工。然后假冒DHL工作人员的骗子一号就上线了,一般他会先确认一下你的姓名,然后告诉你X月X日你寄出去的包裹里有可疑物品(一般是多张护照/信用卡或毒品),已经被中国海关扣留。
之后骗子一号会把电话转接给所谓的“中国警方”,这个时候骗子二号上线了。他会说你的信息已经泄露了,现在涉嫌一起犯罪案件,要求你提供个人账户信息,或者威胁你向指定账户汇款作为担保金,否则就会逮捕你(有些骗子甚至有伪造的逮捕令)。
有一些骗子语气也往往十分严厉唬人,谆谆告诫你“国际金融诈骗洗钱案”后果多严重,甚至有“涉案名单”“账户记录”等细节,有些小伙伴还真的收到了伪造的逮捕令。
这个时候有的留学生会急急忙忙凑钱打过去为自己“担保”,结果钱转过去了,骗子也联系不上了。
上面这个套路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有些骗子团伙甚至还会再让你联系“检察院”、“银行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等等,把你绕晕后只能乖乖转钱。
2、Singtel(新电信)
骗子一般会假装是Singtel的工作人员,声称你的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需要你安装远程访问软件来帮你解决。
如果你恰好是新电信的用户,骗子再提供一些你的个人信息说不定就真的相信了。他们一般会要求你安装名为“Teamviewer”或“AnyDesk”这类的远程访问软件,这种软件一旦安装,骗子就能操控你的电脑了。
这个时候他们会想方设法让你在电脑上登陆你的银行账户,这样即使你退出之后骗子还是可以很轻易地再次登陆,转走账户里的钱。
还有一种类似的套路是假装成“新加坡警察部队警员”,说自己正在调查你涉及的一桩刑事案件或者黑客入侵事件,并指示你安装与上面类似的远程访问软件。
3、DBS银行诈骗
开头都是自动语音电话称你有一份重要文件没有领取,然后让你转接人工。之后骗子一号“DBS工作人员”上线,先确认一通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你的银行账户被人冒用了,
套路一:骗子一号可能直接索要你的银行账号和一次性密码(OTP),称要帮你解决问题,然后直接盗走你账户里的钱。
套路二:骗子一号把电话转接给骗子二号“中国公安”。骗子二号会说你已经被卷入了一起国际犯罪案件(一般是洗钱、诈骗等等),然后指定一个账户让你汇入“担保金”。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型诈骗套路,骗子会用银行的名义给公众发简讯,称账户有可疑行为或者已经被冻结,要你点简讯中的连结确认。如果你真的点了简讯中的连结,就会被带到一个可疑网站要求你输入网上银行的资料,之后骗子就有机可乘,转走你账户中的钱。有些骗子甚至会通过比特币提款机来“洗黑钱”,这个时候不明真相的受害者就成了共犯。
4、移民局电话诈骗
有留学生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移民局官员,由于新冠疫情,需要确保在新加坡的留学生有足够的资金应对新冠的医药费,所以要求学生验资,账户需要有20万新币。
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可信,骗子还提供了一系列政府网站的规定,对于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留学生来说,会听信了骗子的教唆把图片发给了家长,极力想说服家长转账,把100万人民币转到一个账户上。家长收到孩子的信息之后抱有怀疑,最终反复确认了整个事情就是一个骗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