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本月8日在國會獲得通過,預計將從今年下半年到2028年分階段落實。目前,民眾只能分別從特定來源地如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攜帶最多五公斤的肉類和海鮮食品。只有在新法案生效後,每人則能從海外帶入最多15公斤的食品。
然而,不少網民誤解相關報道,以為新法令已生效,他們近日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經歷,指他們帶肉乾入境新加坡時,被關卡人員攔截並當場沒收,損失了好幾百元。
有網民就寫道:「昨天攜帶兩公斤被新加坡關卡人員沒收了,名字還被記錄在案。」
也有網民分享說,看到現場的垃圾桶滿是肉乾產品。
食品局:馬國肉乾不准帶回國對此,新加坡食品局回復《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說,目前帶入新加坡供私人食用的食品,包括肉乾在內,都必須符合食品局的安全指導原則,並且必須是來自經評估後確定符合我國食品安全與動物健康需求的來源地,以確保食品對消費者的安全。
食品局指出,入境者最多可從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等獲准食品來源地帶入五公斤的豬肉產品。
「由於馬國不是豬肉和牛肉等肉類的獲批來源地,因此目前不允許攜帶馬國肉乾回國。」
當局也說,新的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生效後,將給予食品來源地和入境者可帶入供私用的食品數量更大的靈活性。不過,在那之前,對私用食品的現有限制將繼續實行。
當局也補充,風險較高的食品,如動物血和野味等,在新法令生效後會一律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