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们该如何反思与提升?

2025-01-23     静姝     9001

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们该如何反思与提升?

01

新加坡餐饮市场现状

新加坡的餐饮行业正经历著前所未有的竞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每月平均有326家餐饮企业开业,较去年增加了25家。

这一现象与中新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吸引了大量中餐进入新加坡市场。

然而,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了不少餐饮企业的退出。

02

餐饮企业的挑战

在新加坡,火锅、麻辣烫和烤鱼等中餐品类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火锅更是占据了中餐市场的46%。

尽管如此,火锅行业的盈利能力却并不乐观。

呷哺呷哺在新加坡的唯一门店已于2024年关闭,而海底捞在经历了多次亏损后,才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分析指出,翻台率和客单价的提升是关键因素。

新加坡的高租金和人力成本也让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03

市场环境与租赁问题

新加坡的商业环境相对稳定,但租金高昂且难以租赁。

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们该如何反思与提升?

许多中国餐饮品牌倾向于选择繁华地段开店,但新加坡的商场数量有限,导致新品牌只能等待现有店铺的调整。

此外,商场通常与品牌签订长期租约,限制了新品牌的进入。

即便有火锅店的商场,也不愿意再接受其他火锅品牌的入驻。

04

人力成本与消费能力

新加坡的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食品服务业的人工成本也随之上升。

同时,外籍员工配额政策限制了餐饮企业的用人灵活性,导致许多餐厅面临员工短缺的问题。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餐饮企业的翻台率和利润空间。

此外,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因生活成本上升而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05

品牌策略与市场反应

中国餐饮品牌在新加坡的表现各异。

霸王茶姬在经历了短暂的退出后,以直营模式重新进入市场,开设了多家新店。

奈雪的茶则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也选择直营方式回归。

尽管新加坡有着庞大的华人群体,但不同地区的菜系在建立品牌认知上仍需时间。

火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许多品牌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们该如何反思与提升?

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们该如何反思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