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顧客向Moovaz支付了數千元,安排公司搬運物品,但一些人遲遲未收到物品,有人因為物品延誤送達而只能住在空無一物的屋子裡。
部分顧客受訪時因為擔心影響物品送達,而不願意透露姓名。
去年10月,其中一名顧客Julian和家人遷居英國倫敦。他付了近1萬元,外加1000元的保險費,聘請了Moovaz搬遷物品。
Moovaz在11月包裝並裝運了他們的物品,物流動向顯示,這批貨物在12月21日抵達南安普敦,12月30日從船上卸下,但是隨後就沒有更新物流情況。
Julian表示,當時收到一封來自一名Moovaz員工的郵件,稱公司遇到一些「內部問題」,正在設法安排送貨。
今年1月,一名安排送貨到Julian倫敦家中的進口代理商告訴他,Moovaz沒有向他們付款,只是把他們的物品留在倉庫里。
Julian已經向我國警方報案。他透露,他托公司搬運的包括有情感價值的物品,例如婚照等,如今「一家人必須睡地板,屋子裡空無一物,壓力很大」。
另一名遷至英國的顧客Adrian表示,一家貨運代理公司聯繫他,要求他支付Moovaz拖欠他們的1萬3750元的款項,以及每天70至150英鎊(117至250新元)的倉儲費。
他和妻子已經向Moovaz支付2萬3000元,但公司去年12月就沒有再回復他們的電郵。兩人已報警處理。
「如果我真的把他們告上法庭,我就必須親自到新加坡。他們(Moovaz)可能知道,那些移民到國外的人不會回來新加坡這麼做,他們(顧客)最終只能付錢。」
Adrian透露,要搬運的物品中包括他和妻子以及四個孩子這20年來的物品和家具。
消協接獲22起投訴新加坡消費者協會證實,從2024年1月1日至今年1月22日,共接獲22起針對Moovaz的投訴,損失金額達8萬元左右。
消協會長楊益財說,投訴內容主要涉及公司未能履行合同義務,包括支付運費、損壞或遺失的物品,以及因未付費用而被扣留在港口的物品等問題。
楊益財表示,消協已經代表投訴人聯繫了Moovaz。
他呼籲消費者在與搬運公司接洽前,仔細研究公司的資料,例如通過網上評論或諮詢朋友和其他使用過這些服務的人。
"消費者也應確保所提供的報價包含關鍵細節,如物品說明、港口費、付款條件和服務時間表等。消費者也可以向公司查詢是否有涵蓋延誤、損壞和遺失物品的保險。」
新加坡警方也證實,正在針對Moovaz進行調查。
Moovaz:公司仍在運營Moovaz執行長維什努·瓦蘇德文(Vishnu Vasudeven)受詢時表示,公司仍在運營,但受到紅海緊張局勢升級和運費上漲的「嚴重打擊」。
他說,公司正在安排資金支付供應商,相信一切都會在2月中之前解決。
他表示,物品已經被運出境的顧客,將在未來兩周內收到物品。至於那些物品仍在我國的顧客,Moovaz正在安排他們下周領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