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上周末的連綿大雨導致魚類供應量減少,加上節日效應,魚價隨之上漲約四成,但這卻並未影響人們前來巴剎選購新鮮魚蝦。 (早報網圖)
(新加坡訊)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巴剎的海鮮價格較平日上漲約40%,但這並未影響人們前來選購新鮮魚蝦,為團圓飯準備食材的腳步。
《早報網》報道,星期六(1月25日)早上7時,巴剎人頭攢動,7個魚攤擠滿了挑選海鮮的顧客,攤主的叫賣聲此起彼落。
攤販蘇麗華(68歲)擁有40多年賣魚經驗,她說,過年前的最後一周,買魚的顧客數量比平日增長約30%,最受歡迎的包括用於火鍋的紅石斑魚和斗鯧;而大蝦則是製作盆菜或蝦球的首選。
由於上周末的連綿大雨導致魚類供應量減少,加上節日效應,魚價隨之上漲約四成。例如,「拜年魚」白肚魚每公斤售價60元,紅石斑則超過70元,斗鯧每公斤價格達70元至90元。至於其他海鮮,魷魚每公斤25元至30元,紅腳蝦則是30多元。
另一名魚販黃寶強(65歲)說,儘管顧客增加約三成,但由於經濟不景氣,整體生意不如往年。他指出,高昂的海鮮價格也讓一些消費者卻步。
消費者王小紅(46歲,教師)星期六到巴剎為除夕夜的火鍋挑選食材,計劃買紅石斑魚、蛤蜊和魷魚。她說,雖然提前買會更便宜,但她更看重新鮮,因此特意等到最後一周才來採購。
海鮮網購平台生意火熱
除了傳統巴剎,線上購魚平台也在節日期間迎來高峰。
業者吳傑敏受訪時說,過年期間,平台海鮮銷售額增長約2.5倍,紅石斑魚、斗鯧、午魚等是熱銷品。
吳傑敏指出,相比實體攤位,線上購物不僅節省時間,還能享受會員優惠,因此吸引更多消費者。
他也建議,若熱門魚類價格過高,消費者可選用銀鯧、白鯧或紅鯛魚等替代品,價格相對實惠。
陳曉芳(36歲,文員)已習慣在線上購買海鮮。她說,工作繁忙讓她無法抽空去巴剎,今年過年的魚蝦已通過平台訂購,直接送貨上門,既省時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