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報道,38歲的心理輔導師Daryl Tan認為,柔術和心理輔導有許多相似之處。一場格鬥只有短短五分鐘,但真正重要的是賽前的訓練和賽後的反思。心理輔導也是如此,真正重要的改變是在治療室外的努力。
Daryl採取不同的輔導方法,與其告訴對方該怎麼做,他會與來訪者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他認為,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角色是陪伴他們,而不是『修復』對方。
因紋身被網民質疑在社交媒體分享心理健康知識時,Daryl坦言有不少人因紋身質疑他的專業能力。儘管人們據他的外表質疑他,但他有超過十年的工作經驗,並表示自己也曾是問題青年。
父母離異後,他在多個家庭之間輾轉,被迫學會獨立。青少年時期,他經常逃課、打架,學校輔導員和社工當時幫助他的方式是告訴他哪裡錯了,卻從不試圖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
以自身經歷改變治療方式自身經歷讓Daryl在成年後選擇用不同的方法輔導來訪者。他創辦了心理診所Goodity Co,通過社交媒體TikTok分享心理健康知識,讓心理輔導「更加人性化」。
儘管Daryl遲至28歲才開始學習柔術,但仍在2019年獲得代表新加坡參加國家級比賽的資格,如出徵到蒙古和泰國。
他也為弱勢青年開辦柔術課,讓他們通過學習柔術來重建自信心。
由於身兼多職以致犧牲了個人時間,但Daryl仍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激勵更多年輕人相信他們也有改變人生的機會。
他表示,從來沒想過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但如果自己的故事能讓一個孩子覺得他也有未來,那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