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新加坡金管局就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日前,在季度货币政策声明中,金管局宣布:将放宽新加坡货币政策!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这就是新币升值速度即将放缓的信号。
这些年,新加坡当局最常实行的货币政策是收紧。上一次宣布放宽货币政策,还是在五年前的2020年!
放宽后,新加坡所有人都受影响
放宽货币政策,通常意味着新币的升值压力减小,可能会导致本地的利率降低。但它的影响不仅限于此,对普通人来说,还有以下几个关乎到民生的方面:
1)贷款利率可能下降
如果金管局放宽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银行借贷成本降低。普通人在申请房贷、车贷或其他个人贷款时,可能会享受到较低的利率,进而减少每月还款负担。
因此,如果你有贷款需求,特别是长期贷款(如房贷),可能会得到更优惠的利率,从而减少每月的还款额,长期来看你也会支付更少的利息。
图源:海峡时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一在1月6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三个月新元隔夜利率(SORA)上星期五跌至2.9962%,创下两年来新低。未来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
2)会使得储蓄利率降低
放宽货币政策虽然对贷款有好处,但对储蓄的影响则可能是负面的。原因是,放宽货币政策通常会降低市场利率,这会影响银行提供的储蓄利率。
因此,储户的存款利息可能会减少,存款收益可能不如之前那么高。
目前,新加坡各大银行的定存利率已经因为美联储多番降息的影响而相对不太高,今年1月最新的利率稳定在2.5%-3%左右,对比峰值时的4%已然下降不少。
对于那些极度依赖储蓄获取利息收入的普通人,尤其是退休人员或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人来说,储蓄的回报可能会变得较低。因此,他们的存款收入可能会下降,导致他们需要依赖其他收入来源或调整生活方式。
图源:AsiaOne
3)会带来通货膨胀风险
虽然放宽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增加过快,消费者手中有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而商品的供应未能跟上,这就可能导致价格上涨。这种价格上涨可能从生活必需品(如食品、油价、交通费等)开始,逐渐波及到其他领域(如房租)。
图源:彭博社
对普通人而言,如果物价上涨,特别是基础生活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就会增加。
例如,房租可能上涨,外出就餐的费用可能变高,公共运输等费用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即使你收入不变,日常生活的支出却可能增加。
图源:BBC
好在,前几天恰逢最新一期的新加坡物价指数公布,去年12月核心通货膨胀率进一步走低到1.8%,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4年全年核心通胀为2.7%,低于2023年的4.2%,也是三年来的最低。
当局预测,今年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2%以下,全年的整体通胀率则在1.5%到2.5%之间。
图源:Expetica
4)可能带来消费和投资环境改善
当然,货币政策宽松也并非只有负面影响(不然新加坡金管局就不会这么做了)。
普遍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低利率可能促使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更愿意购买大宗商品(如房屋、汽车等),或者增加日常消费。这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企业更愿意扩大生产和雇佣员工,带动就业和收入增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