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素、通胀夹击!樟宜机场客运量复苏背后的隐忧

2025-01-30     静姝     4237

分析人士称中国疫情后复苏乏力致东南亚机场客运量增长慢于欧美。新加坡樟宜机场虽复苏良好但入境未达疫前水平,其归因于中国开放晚、经济及旅行成本等,还需灵活优化促发展。

1. 数据显示

近日,新加坡樟宜机场公布2024年客运数据,全年处理6700万名乘客,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99.1%。航空分析师对此发表见解,指出东南亚机场客运量增长与欧美相比存在差距。

中国因素、通胀夹击!樟宜机场客运量复苏背后的隐忧

2022年5月13日,新加坡樟宜机场,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停机坪上。

来源:法新社

欧洲机场2024年上半年客运量超疫情前水平,伦敦希思罗机场2024年上半年航班人次高于2019年同期。

美国机场2024年客流量也超过疫情前,每日旅客吞吐量持续保持高位。而在东南亚,曼谷、马来西亚等地机场虽有复苏,但仍未达疫情前水平,香港国际机场2024年客流量较2019年低26%。

西方机场复苏快,原因包括相对较早开放、国内和地区旅行需求强劲、积极推广旅游以及灵活的航空公司策略。

同时,政府早期干预和金融复苏使运营挑战得到缓解,欧美之间交通往来也促进了机场复苏。

2. 影响东南亚机场客运量因素

(一)中国因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场之一,2023年初才全面开放边境,较西方国家晚。国内经济问题,如房地产行业困境和消费者信心下降,抑制了出境游需求,许多中国游客选择国内游。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国际交通需求仍比疫情前低约25%,影响了依赖中国游客的东南亚机场客流量。

不过,得益于新中互免签证政策,中国成为樟宜机场2024年最大客运来源市场,客运量比上一年翻番,超疫情前水平6%。

(二)其他因素

亚洲消费者受旅行成本高昂和通胀压力影响,对可自由支配支出谨慎,货币波动也使旅行成本增加。

亚洲航空公司面临运营挑战,如劳动力短缺、维护积压以及供应链和交付问题,导致部分航班运力削减。此外,一些机场为避免高峰期旅行问题,选择谨慎恢复乘客流量。

3. 樟宜机场未来发展策略

尽管樟宜机场今年有望达到疫情前客流量,但仍需保持灵活适应。

中国因素、通胀夹击!樟宜机场客运量复苏背后的隐忧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游客。

来源:iStock

一方面,要加强航线网络建设,拓展新目的地,2024年已增加多家航空公司和多个目的地,今年还将新增更多。

另一方面,需持续为旅客提供高效可靠服务,投资基础设施和流程优化。短期内,恢复东南亚目的地连接、利用亚太地区旅游需求增长是关键目标,将继续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动发展。

参考资料:

1. China’s slow recovery part of why Changi Airport narrowly missed pre-pandemic traffic levels, say analysts, CNA

中国因素、通胀夹击!樟宜机场客运量复苏背后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