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2025-02-01     静姝     6961

很多网友最近一直在问椰子,新加坡该如何过春节?

从红包要塞多少钱,到过年去哪儿玩,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毕竟新加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华人在这里既保留了传统春节的习俗,又带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而对于那些刚刚来到新加坡的人或者家庭,如果按照自己的确的习俗过春节,的确很容易在新加坡闹出不大不小的小笑话。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在新加坡,红包怎么发?

去年椰子就收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啼笑皆非的后台真人真事。

一个华族椰友娶了个韩国妹子,每过一年得了个大胖小子。于是岳母一家去年从韩国赶来新加坡过年。

这位椰友以为,韩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文化差异应该不算很大就没有多做说明,而大年初一的时候亲戚上门拜年,岳母也乐呵呵给这位椰友的侄子侄女们每人一个红包。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结果打开一看,这位椰友大呼丢人,因为里面居然只放了10块新币!而自己所有亲戚给新生宝宝的红包里起码都有88新币。

到底怎么不着痕迹地还了这笔人情费,让这位椰友去年在后台大吐了一番口水。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图源:网络

新加坡怎么包红包,又应该包多少?

a、结婚后开始包红包

大部分新加坡人是从结婚后开始给包红包的,毕竟成了家就算是独立的“家长”,自然要承担给未婚以及未成年小辈红包的职责,也同时会包红包给福木以尽孝心。

但也有不少年轻人是一工作,就开始给自己的父母包红包的;这些人也希望自己有了收入后能趁著过年让父母分享孩子能赚钱的喜悦。

这里有两个特例:

结婚第一年往往不需要包红包,而且还可以继续收长辈的红包。

如果家中直系亲属过世未满一年,当年不能包红包送人,但家中的孩子可以收别人的红包。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b、新年红包包多少往往是根据辈分算的

原则一:以6或者8为尾数,6代表顺,8代表发。千万不要以4为位数,新加坡华人还是相当忌讳这一数字的。

原则二:需要根据家族的基本收入情况来定红包的大概范畴:

给父母的红包,为了表示孝顺可以多一些,88新币以上。

亲兄妹,60新币以上

堂兄妹或者表兄妹,20新币以上

自己的孩子:80新币以上

外甥或者外甥女,侄子或者侄女:10新币以上

别人家的孩子:6新币以上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其实早年新加坡的红包中很多时候放的是一块钱的巧克力硬币,纯图一个吉利。

但随着新加坡人均收入的上涨,红包内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从10新币到100多新币的都有。

根据2024年春节的统计,给父母的红包,50%的新加坡塞了100-498新币!

接近三成的人给了500新币以上。而98新币以下的金额仅有不到20%。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图源:早报

给小辈的红包,100新币,50-98新币和20-48新币的人,分别各占20%左右,相对平均。

而包18新币以下的人仅占18%。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图源:早报

新的趋势是,由于新加坡很多人大龄不结婚,而包红包和收红包的分水岭便是——已婚与否。

新加坡春节红包最大迷思:需要给家中30多岁还没结婚的人送红包吗?

过年吃饭有什么讲究?

其实,新加坡人过年吃的饭也很有年味,只是……他们更接近的是福建和广东等地区的风俗,即——偏南方的风俗。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发现这些习俗跟中国太不一样~”

示意图

过年新加坡必上桌的菜品——鱼生

捞鱼生到底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其实早就寻不到定论,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逐渐在新马一代慢慢盛行成为酒楼的年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