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出海】中国原材料出海步伐加快,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成出海关键因素?

2025-02-01     静姝     6455

中国原材料产业如何应对贸易壁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原材料出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贸易壁垒,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成为中企出海的关键所在。中国企业只有善于规避和利用贸易政策,才能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今世界冲出重围。

首先是如何利用WTO规则来应对成员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要积极研究并利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当遭遇贸易壁垒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通过合法途径申诉,维护自身权益。

如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针对次氯酸钙产品出口到肯亚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问题,将企业诉求意见反馈至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并报送至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国际司约谈肯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并把关注意见提交至WTO肯亚方。

【中国产业出海】中国原材料出海步伐加快,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成出海关键因素?

图源:法新社

其次中国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争取在国际标准中融入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从源头上减少贸易壁垒的产生。如在中药材领域,全国政协委员贾正兰建议加快与国际标准对接,健全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中药材国际认证,争取在东南亚等地区实现中药材的互认互通。

另外,调整贸易策略,开展第三国转口贸易也十分重要。当目标市场对中国原材料产品设置高额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时,企业可以选择将产品先出口到与目标市场有良好贸易关系且贸易壁垒较低的第三国,在当地进行简单加工、包装或直接转运后,再出口到目标市场,从而规避原产地税制和高额关税。例如,中国铝挤压材生产商选择泰国作为转口国,成功规避了哥伦比亚的反倾销调查。

在实施本土化战略上,中国企业应在目标市场国家投资建厂、设立生产基地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实现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和销售,不仅可以规避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如一些中国钢铁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绕开了贸易壁垒,直接服务当地及周边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应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贸易壁垒。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企业开展自律管理、技术交流和联合应诉等活动;商会可以为企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市场渠道。如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联合海关、商务等部门,加强全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统筹和协调工作,联合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

【中国产业出海】中国原材料出海步伐加快,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成出海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