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產有錢也不買公寓了?!「住組屋實在太香了」

2025-02-02

這應該是每個新加坡人都能明確感受到的殘酷事實——新加坡的公寓是越建越小了!

擺下一張Queen Size的床之後就再沒有什麼空間的臥室。

圖源:小紅書@香菜大王

做一頓六人份聚餐都擺不下配菜的小小廚房。

「新加坡公寓實在是太小了,廚房小的可憐,只有一個小水槽和一個雙爐灶!」

印象中這些縮減的面積可能都用在了客廳的空間?但實際並沒有,客廳的電視機都不敢買太大的,因為——怕距離太近傷眼睛!

新加坡新房面積大幅縮水!

而最新公布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體感! 根據高緯環球公司(Cushman Wakefield) 最新報道,通過對過去15年新房交易的中位面積進行統計,新加坡全島非有地新公寓的中位面積從2010年的1012平方英尺,下降到2024年的904平方英尺,15年中位面積下降了10.6%!

而且越是黃金地段新建的公寓,下降速度就越快,像優質公寓的中位建築面積,更是從2010年的1044平方英尺,下降到了2024年的829平方英尺,下降了20.6%!

圖源:PropertyGuru 難怪有網友感慨:「2000年代中期公寓建造的規模都很大,空間寬敞,布局也更高效,之後變得越來越小!」

這意味著什麼?

1044平方英尺,還可以勉勉強強設計出一個具有三臥的緊湊經濟戶型,而829平方英尺頂多只能容納2臥的戶型!

這意味著15年間,黃金地段的優質公寓大部分都縮水了整整一間房間!

充滿空間感的公寓現在很少見了...

對於越來越小的臥室、衛生間和廚房,開發商有自己的一套「合理化解釋」:「儘管有些開發項目的廚房、客廳和餐廳面積較小,但它們的布局設計為重疊,可靈活互換使用。例如,如果需要更多空間來招待客人,廚房空間可以轉換為餐廳空間!」

但有些網友只想吐槽:請問這麼小的廚房,可以和餐廳空間自由轉換麼?

圖片為小紅書網友分享

或者搬個小板凳讓家人們一起圍著鍋灶吃飯飯?

有些網友則指出為何現在室內面積這麼小,而部分公寓的陽台相對來說卻大得有些離譜的根源:

為了所謂的「合理化提高利用效率」,小戶型公寓中明衛明廚戶型極度難求,想像一下,在黑乎乎沒有窗戶的廚房裡做飯,全靠抽風機通風的衛生間……

不知道「提高利用效率」,究竟提高了住戶的性價比嗎?

也極為合理的一些組屋,所謂的「破」,其實也不過是戲稱,很多這類的HDB因為維護相當好,且戶主購買後會經過全新的翻修,不僅一點都不破,還相當潮流!

比如這樣的

這份喜好也體現在了買賣數據和價格上。

本地媒體報道,截至2024年11月底,新加坡本地的百萬組屋交易量已經較2023年翻倍至944個!全年預計首次記錄破千!

圖源:早報

這些組屋大多是面積較大、供應有限且屋齡較大的公寓式組屋。這類組屋大多建於1995年之前,距今已有30年的房齡。 讓我們來看看榜鵝首次出現的百萬組屋內部結構:

圖源:8world

雙層閣樓,超大落地窗,面積相當寬敞的客廳。

而且這件組屋是2013年建成,物契還有91年,是一個五房式的單位!

只要119萬8000新幣的價格拿下的組屋,可以吊打市面上起碼售價在250萬新幣公寓……

也難怪如今新加坡人都紛紛表示:有錢也不買公寓,要選擇居住環境更舒適的轉售組屋了!

圖源:Ohmyhome

公寓和組屋界限愈加不

而且,隨著組屋越賣越貴,曾經涇渭分明的「組屋市場」和「公寓市場」,如今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多的人即便有足夠的預算,也不願意再花大價錢購買所謂的高端房產「公寓」,反而更偏好「組屋市場」。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同樣面積和室內布局的組屋,在公寓市場的價格起碼要翻一倍,精明的新加坡人當然更願意用更少的價格,換取更大的居住空間!

而以下幾點也是近年來選擇組屋還是選擇公寓時,人們逐步偏好前者的原因:

1、越來越美的設計,讓HDB不再是廉價的代名詞

曾經組屋給人的印象是可算不上很好。比如狹長得一眼幾乎看不到頭的走廊:

幾棵大樹就算隔離帶,下樓即直達馬路的原始綠化環境:

沒有陽台的內部設計,曬衣服只能透過廚房邊上的窗子,用長杆將衣服晾出去,或者掛在室內陰乾:

但實際上,這些年,新加坡的組屋設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是整體設計上的理念更新!

現在,新組屋的設計除了沒有游泳池、健身房和門禁圍欄以外,其他早已和公寓越來越接近,像是2015年完工的組屋項目SkyTerrace@Dawson,從外觀上來說被無數不知情的路人誤認為是公寓!

圖源:網絡

47層的屋頂花園可以將新加坡的美景盡收眼底,HDB竟然也能擁有豪華酒店的露台視野!

圖源:Stacked

電梯廳用瓷磚鋪設地面,看起來頗有公寓的高大上質感!

圖源:Stacked

走廊也並不是傳統一排長條形座落,毫無隱私可言的設計,而且柵欄式的鏤空設計更增加了整個走廊的透光性。

甚至連樓下的公共區域都透露著一股高級感的味道,和傳統的組屋完全不同!

圖源:Stacked

公共健身設施、小孩遊玩區域、BBQ台、甚至連球場都一應俱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房地產從業者也紛紛表示,雖然這個組屋項目仍然具有不少組屋的傳統特點,比如:走廊相對狹窄、沒有陽台、公共區域因為不太設限制導致外來遊覽者較多……

但這樣的新式組屋設計早就一力拉高了新加坡本地組屋的檔次和規格,讓公寓和組屋的界限變得越來越不那麼分明。

2、完善的公共設施,讓人不得不心動

如果將新加坡的組屋和公寓擬人化,那麼組屋就是新加坡政府那個看起來不太起眼不太帥氣不太有錢,但從小就被養在身邊凡事爹媽操心著長大的嫡長子。

而公寓,則更像是剛一出生就過繼給隔壁家富豪老王有錢又帥但總不是那麼親的小兒子。 可以說,社區最好的規劃基本都會先緊著分配給組屋。

無他——新加坡政府愛人民,特別關愛年長者和收入普通的民眾。


相关文章

  • 不是CCR買不起,而是OCR更划算?深度解讀新盤買氣邏輯
  • 3億新元打造活生生的文化遺產,如何讀懂Nassim GCB的資產傳承密碼?
  • 關稅陰影下樓市何去何從?專家:本地房產或成避險資產
  • 4️⃣座HDB上的超美屋頂花園✨ 開放式天空花園,俯瞰城市美景,絕對值得一逛🌿💚
  • 新加坡牛車水五棟相連受保留店屋出售
  • 組屋診所招標大變革!告別 "價高者得",質量成評估核心
  • 2025年交房的公寓
  • 要賺多少錢才能在新加坡買房?組屋、EC、私人公寓、洋房最近價格中位數告訴你~
  • 花$300萬買「市中心豪宅」?現在的新加坡人還會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