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今年計劃聯手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提名,把妝藝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報網圖)
(新加坡訊)馬來西亞表演團來新參與今年的妝藝大遊行,為新加坡觀眾獻上精彩的高杆耍大旗和扯鈴表演,凸顯馬新深厚的文化情誼與合作願景。
馬新今年計劃聯手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提名,把妝藝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報網》報道,兩組馬來西亞表演團星期四(2月6日)在F1維修站大樓前彩排。他們分別是來自柔佛新山馬西至達城龍山廟扯鈴隊,以及檳城大旗鼓隊,共45人。
檳城大旗鼓隊特別製作10公斤重、40呎高和32呎寬的全新巨型白旗,旗面印上了「Road To UNESCO」(妝藝邁向申遺之路)、「Joint nomination of Chingay by Malaysia and Singapore」(馬新攜手共促妝藝申遺)等英文標語。
配合新加坡妝藝大遊行主題「悅」,旗面還融入兩地民眾都熟悉的美食圖案,如炒粿條、椰漿飯、榴槤和煎蕊的圖案。
檳州旅遊及創意經濟行政議員特別事務官、檳州大旗鼓隊領隊王展造受訪說,表演者將運用手指、腳、牙齒和肩膀接旗。其中,一名76歲的資深旗手將展示單指舉旗的絕技,而馬來族旗手的參與也展現了檳城多元文化共融的特色。
檳城大旗鼓隊特別製作10公斤重、40呎高和32呎寬的全新巨型白旗,旗面印上妝藝申遺標語。(早報網圖)
柔佛新山馬西至達城龍山廟扯鈴隊隊長劉其康指出,團隊多年參與柔佛新山古廟游神,今年第一次受邀參加新加坡妝藝大遊行,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讓更多新加坡人認識扯鈴這項文化技藝。
屆時,扯鈴表演者將呈現單鈴、雙鈴和三鈴變化,並融合互拋與跳繩動作。表演者使用黃色扯鈴,頭戴黃梨與柑橘造型的發箍,臉上繪有黃梨圖案,象徵興旺發達。
劉其康說,團隊為這次演出籌備了4個月,抵達現場時仍感到震撼,沒想到舞台如此寬闊。由於扯鈴表演多採用近拋技巧,團隊迅速調整,適應舞台環境。
談及馬新聯合申遺,劉其康認為,這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對文化推廣者而言具有深遠價值。
由人民協會主辦的2025年妝藝大遊行,本月7日和8日(星期五和星期六)在F1維修站大樓前舉行。今年的妝藝以「悅」(Joy)為主題,並以新加坡地道美食元素,貫穿不同的表演環節和花車巡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將首次以總理身份出席妝藝,並在現場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