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詐騙團伙冒充買家,借釣魚網站盜取電商賣家信息使詐,今年已有189人墜入類似騙局,損失約30萬3000新元。
警察部隊昨日發文告指出,這類騙子一般會在旋轉拍賣(Carousell)、面子書市場(Marketplace)或其他電商平台冒充買家,通過應用內建的聊天室或WhatsApp等商量商品價格。
騙子在電商平台冒充買家,通過應用內建的聊天室或WhatsApp等商量商品價格。(取自《聯合早報》)
雙方就售價達成一致後,騙子會電郵假訂單,誘騙受害賣家點擊連結以接受付款。
受害的賣家會被轉接到假銀行網站,進而輸入銀行資料、信用卡、一次性密碼(OTP)等個人信息。
《聯合早報》報導,在一些案件中,騙子會主動安排快遞服務來收取商品。
受害賣家同意後,將收到一個聲稱來自Grab、Lalamove等快遞公司的QR碼或釣魚連結,之後被誘導輸入個人信息完成手續。
受害賣家直到發現個人銀行戶頭或銀行卡出現未經授權的交易時,才驚覺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