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月10日),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裁員,新加坡辦公室也未能倖免。10日晚9點起,位於新加坡Marina One的Meta員工陸續接到裁員通知。
據社交媒體傳聞,此次裁員是Meta於1月宣布的「績效優化」計劃的一部分,預計全球約有3600名員工受影響,占員工總數的5%。裁員涉及多個部門,包括工程、合作夥伴關係、全球業務運營和政策等。這一波裁員再次引發了外界對裁員標準的質疑。
對於「績效優化」,Linkdln上一位剛離職的前Meta員工表態:他認為自己並不是因為表現差而被裁的,裁員只是公司的商業決策,並非基於個人能力,換句話說,「甩鍋」而已。
另外一位網友則認為這是因為這兩年本地的一些公司將數據和開發的任務打包給東南亞其他的團隊來做,用以降低成本。他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在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其主要職責就是組織外包程式設計師開會,有時候甚至都不知道這些程式設計師來自哪個國家。
去年就埋下了伏筆
據商業時報報道,早在去年2月份,Meta就決定不再續租位於新加坡South Beach Tower的七層辦公樓層,總面積超過1萬平米,租約於去年9月底到期。這一決定是在去年6月做出的,當時公司正經歷全球裁員。在South Beach Tower員工也遷移到了Marina One的辦公室。
歐洲國家的員工倖免於難
根據Meta內部一份備忘錄稱,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等歐洲國家的員工將因當地法規而免於被裁撤,而是遵循當地績效管理的規定。這也不是Meta的孤例。去年馬斯克就為解僱歐洲雇員付出了47萬英鎊(約79萬新幣),扎克伯格不至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對於員工的影響
儘管如此,Meta仍在積極招聘關鍵技術崗位,特別是機器學習工程師,以推動公司在人工智慧和智能眼鏡等技術領域的發展。
比如,這位網友就在這個時間節點收到了meta的offer,看到新聞的他整個人都不好了,在reddit上問到我該去這個魷魚工廠嗎?
他的比喻很形象,面對meta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確實與網飛劇《魷魚遊戲》有點神似。
對於受影響的員工,Meta表示將提供「豐厚的遣散費」。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TUC)旗下的創意媒體與出版工會(CMPU)也鼓勵受影響的員工聯繫工會,以獲取就業匹配、職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支持。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Unpslash、維基百科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