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餐饮和零售业时薪低? 工作一小时只能买到1.8个巨无霸

2025-02-18     清禹     8048

新加坡餐饮和零售业时薪低? 工作一小时只能买到1.8个巨无霸 最近《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麦当劳巨无霸汉堡指数暴露日本时薪工人购买力低”的文章。

文章使用“巨无霸指数”对比了全球连锁餐饮和零售业在不同国家的时薪水平。

该分析发现,日本的餐饮和零售业工人用一小时的工资仅能购买2.18个巨无霸汉堡,这比五年前减少了0.2个,说明工资增长的速度未能赶上物价的上涨。

自2019年以来,日本餐饮和零售业的时薪增长了11%,但同期巨无霸的价格上涨了23%。截至2024年7月,巨无霸的价格已达到480日元(约3.2美元)。

日本的时薪增长停滞引起当地人民关注。2024年,日本工人每小时工资为7美元(约9.1新元),低于2019年的8.6美元。此外,日元贬值也使得日本时薪低于同处于亚洲的新加坡、香港和韩国等地。

《日本经济新闻》引用了全球就业网站Indeed收集的22家全球连锁餐饮和零售店(包括麦当劳)在各国或地区时薪的数据,结合《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巨无霸价格,计算出七个国家和地区工人用一小时的工资能购买多少个巨无霸。

巨无霸指数自1986年由《经济学人》推出,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非正式经济指标,用于了解各国消费水平。

它是以各国麦当劳餐厅的巨无霸价格,相对于该国货币汇率,作为比较的基准,从中了解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

据调查,若员工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购买一个巨无霸,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消费水平越差。

新加坡餐饮和零售业时薪低? 工作一小时只能买到1.8个巨无霸各国和地区一小时的工资能购买多少个巨无霸。(日本经济新闻)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在澳大利亚,餐饮和零售连锁店的打工仔一个小时的时薪可以购买3.95个巨无霸,在英国和香港可以购买2.56个,美国2.5个,新加坡约1.8个,韩国1.78个。而日本的餐饮或零售业工人仅能购买2.18个,表明其购买力相对较低。

(天哪,新加坡岂不是更“无地自容”?)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餐饮和零售连锁店员工的购买力相较于2019年,是有所提高的,能多购买0.05个巨无霸。

截至2024年7月,新加坡的巨无霸价格为6.65新元(4.96美元),目前的价格更是上涨到6.9新元,而美国的售价是5.69美元。

这可能会给人一个错觉,新加坡的快餐价格看起来较便宜。不过,新加坡的餐饮和零售连锁店的时薪的确不高倒是事实。

《日本经济新闻》所用的数据是时薪10.5新元,不过主要指的是在全球都设有门店的餐饮和零售连锁店时薪。相较之下,澳大利亚的时薪为20美元,美国15美元。

其实,在新加坡渐进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简称PWM),2024年7月1日起已经调高了新加坡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简称LQS),从现有的1400新元增至1600新元,而兼职的本地雇员时薪也须从原有的9新元增至10元5角。

不过,大多数本地餐饮业者均告诉媒体,由于招聘困难,兼职工时薪普遍在12新元以上,洗碗工时薪则在14至16新元之间。

因此,《日本经济新闻》所提供的新加坡时薪数据可能偏低。

新加坡餐饮和零售业时薪低? 工作一小时只能买到1.8个巨无霸裕廊坊商场的赛百味(Subway)和必胜客。(新明日报)其实,巨无霸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其局限性,因为每个国家的房地产、地方税、进口税等因素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巨无霸价格。

此外,这种算法也不代表整个劳动力市场,只能反映餐饮和零售业的底层薪资。而且巨无霸的价格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物价水平,毕竟生活必需品如房租、交通和医疗等的成本差异巨大,这些因素同样影响实际购买力。

部分员工的时薪虽然不算高,但他们的整体薪酬待遇或福利配套可能相对优厚,例如额外津贴、奖金、员工折扣或职业发展机会等。这些因素都没有具体反映在巨无霸指数内,却同样影响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还是普遍认为,巨无霸指数有其参照价值,是一个能反映购买力平价的简单且直观的有效指标,普通民众也能轻松理解。

整体而言,《日本经济新闻》这个巨无霸指数虽然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或生活成本,但作为一个直观的比较工具,确实反映出不同地区餐饮和零售业员工的相对购买力。

对于新加坡而言,虽然时薪已得到提高,但与其他市场相比较,购买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未来,如何继续提升底薪行业的工资水平,以应对生活成本的上升,依然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