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天(18日)針對有三個或更多孩子的大家庭推出多子女家庭計劃(Large Families Scheme),為這些生養更多孩子的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育有三個兒子的36歲公務員王女士表示,新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她的育兒負擔,尤其是她和丈夫計劃再添第四胎。
然而她也坦言,養育孩子成本仍高,政府的支持雖然是好事,但家庭仍需自行承擔相當大一部分的費用。
增加育兒戶頭首筆津貼:學前費用壓力減輕在新計劃下,第三名及之後的新加坡孩童,只要父母為他們開設兒童培育戶頭(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都可獲1萬元的起步津貼(First Step Grant),比現有的5000元多了一倍。這筆款項可用於支付幼兒園費用、醫療費及其他育兒開銷。
王女士對此表示雀躍,認為這項調整對他們家最有幫助。
「之前的額度根本不夠,我家兩個小孩現在上幼兒園,每人每月學費就要300元,加上補習班、語音課等,每個月的額外教育開支至少再多100元。兒童培育戶頭裡的錢很快就用完了。」
「現在可以拿到1萬元,至少在他們幼兒園階段的費用負擔會輕很多。」
不過她也指出,即使兒童培育戶頭津貼增加,學前教育的成本依然高昂,而小學之後情況將更嚴峻。
大額家庭保健儲蓄津貼:產檢和住院費仍有缺口為協助家長應對懷孕和生產等開銷,政府也宣布推出新的「多子女家庭保健儲蓄補助金」(Large Family Medisave Grant)。2月18日起,產下第三胎或更多孩子的母親,可憑每個新生兒獲得5000元保健儲蓄補助金。
這筆款項將存入母親的保健儲蓄戶頭,可用於支付懷孕和分娩費用,以及孩子的醫療費。
王女士表示,這筆津貼對計劃生育的家庭確實是個幫助,但金額仍有限。
「懷孕檢查、生產住院費都不便宜。我之前生小兒子時,醫院帳單就超過5000元,如果有剖腹產或者其他併發症,費用會更高。而且使用medisave支付會有頂限不可以百分百用來支付費用。」
生活補助金:減輕日常開銷政府也將推出新的「多子女家庭LifeSG補助券(Large Family LifeSG Credits),為養育更多子女的家長提供更長期的支援。
這個電子補助券將通過LifeSG手機應用發放,家長可在第三胎及之後每一胎的孩子一歲至六歲期間,每年獲1000元補助券,以幫補日常開支。
王女士認為,這筆補助金的靈活性較高,對家庭日常支出是個幫助。
「1000元雖然不算多,但能用於買奶粉、尿布、孩子的日常用品,這樣家裡的開銷就能少一點。特別是家裡有多個孩子時,雜七雜八的日常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育兒SG生活助手補助券幫助大另一個大家庭,42歲的美容師蔡女士和丈夫育有四個兒子,則面臨著經濟壓力和高昂的教育費用。
對於蔡女士而言,政府推出的育兒SG生活助手補助券(Child LifeSG Credits)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支持措施。
她認為,這項補助券不僅可以減輕家庭日常開銷的負擔,更能幫助她的孩子們在教育和興趣發展上得到更好的支持。
蔡女士表示,育兒SG生活助手補助券的推出,讓她對未來的家庭經濟狀況充滿了希望。
她家中四個孩子分別處於不同的學習階段,每月的教育開銷高達2800元。尤其是小兒子恩凱,蔡女士為他安排了多門補習課程和興趣班包括學鋼琴和上語音課,花費達到7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費用,家庭開銷壓力很大。
她認為,育兒SG生活助手補助券將能夠幫助她減輕10%的教育費用,特別是在補習和興趣班上,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幫助他們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除了教育開銷,蔡女士還提到家庭日常開銷也是一大負擔,包括生活用品、水電費等。
育兒SG生活助手補助券的500元額度能夠部分抵消這些支出,尤其是在物價逐年上漲的情況下,這項補助將大大減輕她的經濟壓力。
政府也將在今年7月,為13歲至20歲的青少年提供500元的教育儲蓄戶頭(Edusave)及延續教育戶頭(PSEA)填補。
蔡女士認為,這項補助對她家裡的兩個年長孩子——16歲的樂凱和20歲的信凱來說,確實能帶來一定的幫助,特別是在支付學費和教育相關開銷上。
盼更多嬰幼兒用品商家加入除了現金補助,政府也鼓勵商界加入支持大家庭的行列。目前已有約30家企業響應,包括飲食、零售和交通業者,提供專屬折扣和優惠。
王女士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母嬰產品相關的企業加入,提供更實際的支持。
「如果奶粉、嬰兒洗髮精、尿布、玩具等都有折扣,那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真的很有幫助。我們平時還需要送孩子去看醫生、上課外班、甚至周末帶他們去遊樂場。如果這些地方也有針對大家庭的折扣,就更全面了。」
王女士則認為若政府能直接發放現金會更實用,但她也說能有生活用品方面的優惠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