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月10日),酷航恢復對從新加坡出發航班的信用卡和借記卡支付收取手續費。這一調整適用於所有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支付的乘客,手續費率介於1.4%至2.26%之間。對於依賴銀行卡支付的旅客而言,這意味著購票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手續費為何回歸?
酷航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恢復手續費的主要原因是「支付處理成本上升」,即航空公司需要向金融機構支付一定的交易費用,而這部分成本最終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這一決定在部分旅客群體中引發了不滿,認為這是一種變相漲價。但酷航強調,乘客仍然可以選擇無手續費的支付方式,如PayNow、酷航代金券或KrisFlyer里程支付,以規避額外支出。
事實上,酷航並非唯一一家收取支付手續費的航空公司。全球範圍內,許多低成本航空公司,如亞航(AirAsia)、捷星航空(Jetstar)等,都對信用卡支付設有額外收費,以抵消交易成本。相比之下,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等全服務航空公司則通常會將這筆費用直接包含在票價中,而不是以單獨的手續費形式收取。
不同支付方式的費用差異
此次調整的手續費標準因支付方式而異,具體如下:
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手續費為支付金額的2%
美國運通(Amex)信用卡:手續費最高達2.26%
銀聯(UnionPay)借記卡:手續費為1.4%
電子支付(PayNow)、酷航代金券、KrisFlyer里程支付:無額外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PayPal或Google Pay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乘客仍可能被收取額外費用,具體取決於所綁定的銀行帳戶或信用卡類型。因此,旅客在購票前,最好先查看具體的支付條款,以免產生額外支出。
低成本航空,真的「低成本」嗎?
近年來,低成本航空公司以「票價便宜、按需收費」的運營模式吸引了大量旅客,但各種附加費用也成為消費者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從行李託運費、選座費,到現在的信用卡支付手續費,旅客在購票時必須格外留意,避免因各種「隱形成本」而超出預算。
以酷航為例,雖然基礎票價相比全服務航空公司更具吸引力,但旅客如果選擇託運行李、購買餐食或選擇更好的座位,最終支付的總價可能與傳統航空公司相差無幾。如今再加上信用卡支付手續費,旅客的出行成本無形中進一步上升。
這筆手續費,你願意掏嗎?
對於經常乘坐酷航的旅客來說,這一政策的恢復意味著購票時要更加精打細算。你會因此改變購票習慣嗎?是接受這筆額外支出,還是尋找替代支付方式?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參考你的經驗!
新加坡眼有「出入境討論」群,想掌握更多新加坡移民的資訊,可掃以下二維碼或添加客服微信 xinjiapoyan2 備註「出入境」入群了解更多。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酷航丨來源
維基百科、酷航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