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雙叒出名了!不久前,它榮登首屆亞太區最佳城市排名的榜首!力壓北京、曼谷、雪梨、上海等一眾國際大都市。
這已經是新加坡不知道第幾次霸榜了。無論是全球最安全城市、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還是最佳營商環境,新加坡總是名列前茅。
但這個小紅點不缺錢、不缺糧、不缺房、不缺工作、不缺美景,但唯獨缺一樣:人!
醫護、輔警、餐飲、建築、製造等領域,全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的雙重壓力下,新加坡不得不依賴外國人才來填補勞動力缺口。
新加坡急缺醫護人員
今年3月起要招外國人任職
新加坡民防部隊表示,2024年平均每天接到672起995緊急醫藥服務電話,比2019年(疫情前)的日均525起高出近30%。
過去5年,65歲及以上老年傷者占比,從2020年的43.2%持續上升,雖然去年略有下降,但仍超過49.2%。
數據來源:新加坡民防部隊
隨著新加坡人口老齡化,民防部隊預計緊急電話數將繼續上升。
為此,民防部隊宣布:從今年3月起,將聘請外國人擔任救護人員和緊急醫療人員。同時他們需接受嚴格的培訓,以達到民防部隊的標準。
這次招聘,預計先對東協國家開放,如果有必要再擴展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澳洲與新加坡搶醫護人員
1個月審批、或免除考試及評估
隨著多個國家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醫護行業迎來重大挑戰,醫護人員更是重中之重。
不少國家已經開始高薪搶醫護人員了。
比如澳大利亞就宣布,從今年4月起,新加坡、英國、愛爾蘭、美國、西班牙及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和安大略省的護士,其工作申請處理時間將從目前的9-12個月縮短至1-6個月。
自2017年以來已完成超過1800小時實踐的註冊護士快速通過澳洲的申請程序,並有可能免除考試或其他評估。
新加坡也不例外,今年年初,衛生部長王乙康表態:3萬7000名公立醫療機構的綜合醫療保健人員、藥劑師,以及行政、輔助與支援人員,最遲今年中可獲加薪。
此外,衛生部還將繼續加強醫療隊伍,改善就業機會,並對虐待和騷擾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保障安全良好的工作環境。
新加坡輔警也對外招聘
下一站可能會去中國招人
不止是護士,之前新加坡的警察也曾對外招聘。
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曾表示,正在考慮擴大招聘輔警的範圍,除了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日後也會前往中國大陸、印度、菲律賓、緬甸等地區招攬輔警。
新加坡曾在中國台灣發出的招聘廣告
去年5月,新加坡就在斯里蘭卡刊登輔警招聘廣告:
1. 只錄取200人
2. 應聘者要求必須取得劍橋A水準文憑、有一定的英文能力(能說寫和閱讀)、年齡在25歲至35歲之間,以及沒有犯罪記錄等。
3. 月薪1080新元-1937新元之間,幹完2年後還有2個月的獎金。
最終,16名斯里蘭卡人通過策安保安機構的初步篩選,在新加坡進行相關的評估和培訓。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
工作會優先滿足本地人,但新加坡人不夠
談及新加坡本地人和外籍工人,就連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曾表示:
新加坡引進外籍工人是因為有經濟需求。如果有工作要做,而我們找不到足夠的合適的新加坡人來做,我們就引進外籍工人。
總體而言,我們要做的是:最大化新加坡人的就業機會。解決辦法是允許有控制地引進外籍工人、外籍人才和專家,他們會補充我們的力量。
所以他們是需要的——不是說他們比我更好,而是因為我這邊的人員不夠。我只有三百五十萬新加坡人。
新加坡人不願從事餐飲、建築、服務業
人力部長:企業想擴招只能聘用外國人
此外,新加坡本地人更傾向於醫生、律師、商人和工程師等等,很少人願意從事餐飲、建築、服務業。
這也導致經常會出現這些行業高薪卻找不到人的現象。如:新加坡餐飲業「搶人」大戰:月薪$3500,入職就給$4000~
不久前新加坡人力部公布2024年第四季《勞動市場報告》預估數據,去年有更多本地人就業,他們較多在專業服務、金融服務、醫療和社會服務這類需要較高技能的領域工作。
而非居民就業人數的增幅主要來自建築業,也就是持有工作準證的外籍員工。
早在一年前,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就表示:新加坡已經幾乎達到全民就業。本地勞動力已經飽和,企業想要擴招只能聘用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