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的50億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及一系列相關舉措下,新加坡證券市場有望迎來顯著變化。馬來亞銀行證券公司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新加坡在2024年已新增600個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單一家辦)。若今年新單一家辦數量僅增加50%,即相當於新增300個,將為新加坡股市額外引進150億元資金。
01 新交所及金融領域有望受益
馬來亞銀行證券公司研究主管迪蘭在報告中稱,這是一個顯著的增長。他還補充道,過去五年,機構與零售資金的年均流入額為96億元。
此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證券市場檢討小組宣布了這一50億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其中,政府將調整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旗下的全球投資者計劃,要求新設立的單一家辦至少5000萬元僅限投資本地上市股票。
這一舉措旨在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本地證券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家辦領域發展極為蓬勃,獲得金管局頒發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數目,從2023年底的1400個增至2024年底的超過2000個,一年內增加600個,增長率至少達42.9%。
多數證券分析師認為,新交所、金融領域與中小型股會是50億元計劃的主要得益者。檢討小組上星期五表示,金管局將通過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資本地股市,且基金經理不能只投資海指成分股。
中國銀河國際證券研究部主管(新加坡)林秀琪和副主管駱敏儀認為,依目前的資訊來看,新加坡交易所可能會受益於中期內更強勁的市場交易量。
她們指出,股票成交額增加50億元,相當於新交所2024財年總成交額3000億元的約2%。這50億元資金也可能逐步帶來乘數效應,或讓新交所本益比從現在約23倍,上升至26倍。
02 中小型股票迎來新的曙光
興業銀行股票研究主管瑟卡認為,上市公司數量和股票交易量雙雙提升,新交所會受惠其中。瑟卡還看好金融業者如星展集團、華僑銀行、大華繼顯和奕豐集團。而迪蘭則看好高素質信託股,包括凱德綜合商業信託、凱德騰飛房地產信託以及豐樹工業信託。
由於計劃以中小型企業列為重點支持對象,中小型股有望成為未來的贏家。輝立證券研究主管周冠龍以「曙光已現」形容中小型股。
他說,儘管政府投入金額不算多,僅占新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的0.8%,但對於小於10億元的中小型股市值而言,這占了8%的可觀份額。雖然上述50億元,並非所有資金都會流入中小型股,若有30%或15億元資金投入,就已是中小企業自由流通股本的6%。
馬來亞銀行證券分析師薛澤銘指出,優質的中小型股如新郵政、CSE環球、ISOTeam以及福根集團,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被分析師看好的中小型股還包括:APAC產業、 勝捷企業、立合斯頓、華業集團、新郵政和揚子江金融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