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圖:視頻截圖)
隨著新加坡步入老齡化社會,退休不再只是「離開職場」的簡單概念。國人需要重新定義「老年就業」,並創造「退休不等於停止工作」的新模式。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在國會參與新財政年預算案辯論時表示,政府在推動年長者就業方面,仍可以做得更多。
他說,到了2030年,每四名國人當中就有一人年滿65歲,然而,許多年長者仍然身體健康、思維敏捷,並具備工作能力和社會貢獻價值。
蔡瑞隆強調,老齡化不應被視為衰退的過程,而是充滿機遇、貢獻和活力的新階段。這意味著,我國需重新思考退休的意義,並探索新的老年就業模式。
蔡瑞隆說,企業探討新模式時,可思考如何使就業更加靈活、更有意義,並適應勞動力老齡化的優勢,可以在工作場所實施哪些改變,以促進更多樂齡人士重新融入活躍勞動力隊伍。僱主是否願意考慮將全職崗位重新設計為微型工作。
蔡瑞隆也指出,我國要實現長壽「藍區3.0」願景,不僅要推動政策改革,更要改變社會對老年人的觀念。「藍區」是指人們的預期壽命比世界其他地區更長的地區。而新加坡的「藍區之路」不同於其他國家,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活得更久,而是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