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交易在本地整體支付方式中占比較小,今年上半年只占了所有信用卡和借記卡支付總額的大約1%。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說,儘管這種交易方式目前不受金融管理局監管,但在金管局的指導下,在本地提供這項服務的業者承諾遵守行業行為準則,以降低用戶的債務累積風險及保護他們的權益。
根據新的「先買後付」的準則,業者只能夠向18歲及以上的客戶提供服務,並且不得向客戶提供超過2000元的信用額度,除非進行額外的信用評估。
另外,由於先買後付涉及的金額相對較少,金管局並沒有要求金融機構在計算總償債率頂限(Total Debt Servicing Ratio)時,納入先買後付的未償還金額。金管局將繼續監督這項交易方式的發展,並在必要時調整相關監管框架。
當局正通過網站、社交媒體和學校,向公眾推廣理性消費觀念,提醒年輕人切勿超出自身經濟能力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