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

2025-03-01     静姝     2386

新加坡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款由本地医疗器械商 BUZUD 开发的智能应用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该应用通过先进技术,能够精准计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借助可穿戴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进而精准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疾病管理方案。2 月 26 日,BUZUD 与国立健保集团旗下的陈笃生医院宣布携手合作,将对这款应用展开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提升其系统精确度。

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

目前,新加坡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已超 40 万,预计到 2050 年将激增至 100 万。对于每日需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言,精确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及频繁监测血糖,都是不小的挑战。而这款智能应用的出现,或将有效缓解这些难题。高级实践护士连霞(50 岁)指出,该应用对于一型糖尿病、晚期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为实用,能助力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

这款应用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计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用户只需上传食物照片,应用便可快速给出计算结果。连霞透露,陈笃生医院医疗团队后续将提供更多数据,进一步优化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胰岛素剂量的计算功能,并对系统进行完善。之后,团队计划先在部分患者群体中测试,未来两年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让更多患者受益。

BUZUD 首席执行总裁范成慈表示,该应用去年推出后,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准确度已达 80% 至 90%,但要精确校准胰岛素剂量,准确率需提升至 98% 至 99%。

目前,胰岛素剂量计算功能处于临床阶段,暂未向公众开放。这是因为患者所需胰岛素剂量受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作息和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剂量偏差可能引发高血糖或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住院。

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

除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外,该应用还通过可穿戴传感器 “动态血糖监测仪”,对患者血糖进行实时监测。帆船教练陈锦雄(47 岁)2010 年确诊一型糖尿病,作为应用的使用者,他对其便捷性赞不绝口。以往使用传统血糖仪,每天需多次扎手指取血,有时多达 10 次以上。

而如今借助这款应用和动态血糖监测仪,不仅免去扎指痛苦,还摆脱了携带额外设备的麻烦。陈锦雄经常外出就餐,以往估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十分困难,现在只需拍照,应用中的 AI 就能自动计算,且未来有望依据食物摄入量,精准指导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过,目前他仍需自行计算胰岛素剂量,他期待应用后续能完善这一功能,带来更多便利。

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

此次陈笃生医院与 BUZUD 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将进一步推进该应用的优化升级。内分泌学家、生物信息学家和营养师等跨学科专家将共同协作,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精准地调控胰岛素剂量。

随着临床试验的推进,这款智能应用未来有望在新加坡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和疾病管理带来新的希望,后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和成果,值得持续关注。

新加坡研发智能应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准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