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府正在研究一項交通擁堵費計劃,如果獲得批准,柔佛新山、吉隆坡和檳城喬治市的駕駛人士可能需要繳納這筆費用。
不過,柔佛州政府官員對該計劃表示擔憂,認為在推行之前,必須先建立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否則效果可能不理想。
研究仍在進行,預計年內完成
首相署部長Zaliha Mustafa表示,聯邦政府已確定柔佛新山、吉隆坡和檳城喬治市作為首批實施擁堵費的城市。 《星報》報道稱,該提案仍在由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和馬來西亞綠色科技與氣候變化機構進行研究。根據初步研究結果,擁堵費可能會使吉隆坡的交通量減少多達20%。
柔佛州:目前尚未準備好
針對Zaliha的聲明,柔佛州工程、交通和基礎設施委員會主席Mohamad Fazli Mohamad Salleh回應稱,柔佛州尚未準備好實施該計劃。他對《星報》表示:“目前,新山還沒有完善的公共運輸總體規劃,因此還不能推行這項收費。”
這位州政府官員補充道,在實施擁堵費之前,政府應該先提供“停車換乘(Park-and-Ride)”選項,讓駕車者可以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區停車,然後換乘公共運輸進城。
收費標準仍在研究中,政府參考國際經驗
Zaliha表示,政府的研究預計將在年內完成,主要關注實施機制、交通量減少的潛力,以及若推行該措施後,公共運輸使用率的提升情況。她強調:“收費不能太低,否則無法起到減少交通的作用;但也不能太高,以免給民眾帶來負擔。”
此外,政府也在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例如:紐約的電子車牌識別系統、新加坡的電子道路收費(ERP)系統,以及倫敦的交通擁堵收費區。
交通部長:公共運輸不完善,推行擁堵費不現實
Zaliha在國會回應(Padang Serai)國會議員Azman Nasrudin的提問時,指出馬來西亞的交通問題亟待解決。據數據顯示,每天約有150萬輛汽車進出吉隆坡,而公共運輸的載客率僅為25%。
她表示,自己認同交通部長Anthony Loke的看法,即“如果沒有完整和一體化的公共運輸系統,就不應該徵收擁堵費。”
先前,Anthony Loke曾表示,目前在馬來西亞城市實施擁堵費並不可行,政府應當優先提供可靠的公共運輸系統。他強調:“如果沒有可靠的公共運輸系統就推行擁堵費,只會給民眾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影響他們的社會經濟狀況。”
事實上,早在2022年,當時的交通部長Wee Ka Siong就曾表示,只有在公共運輸網絡完善之後,政府才會考慮在吉隆坡實施擁堵費或環境收費。
2020年研究:交通擁堵損失高達200億令吉
Zaliha還提到,吉隆坡2040年交通總體規劃中,擁堵費是其中一項緩解交通擁堵的建議措施。她強調,政府需要打造一個完整的交通生態系統,鼓勵民眾使用公共運輸。
根據Prasarana Malaysia Bhd在2020年的一項研究,當時由於交通擁堵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億令吉(約4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