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马来西亚民众再次因美食归属掀起口水战,这次涉及的美食是“约翰面包”(Roti John)。
知名网红@padubebstudios近日通过短视频平台TikTok分享一段有关Roti John的视频。视频显示这名网红在新加坡的一个熟食中心购买Roti John,并表示新加坡和马国的Roti John有明显的差异。
视频里显示新加坡版Roti John,使用的是法式长棍面包(French loaf),内馅则搭配羊肉、鸡蛋,并仅淋上适量辣椒酱,相比马国版本的Roti John,酱料相对较少。
有关视频也掀起了两地网民对正宗Roti John的激辩。不少网民在留言区留言力争,Roti John源自于新加坡,因此新加坡版本的Roti John才是正宗的。
网民:起源于新加坡植物园附近Serasi花园有网民说,正宗的Roti John起源于新加坡植物园附近的Serasi花园,并呼吁不相信此说法的网民可以去问问老一辈的新加坡人。
也有网民说:“这才是最原始的版本,并且要搭配参峇食用。最早在Taman Serasi,Cik Shukor是首位采用切开的法式长棍(butterflied baguette)制作Roti John长形面包的人。在这之前,人们食用的是较厚的白面包。”
还有网民指出:“这才是新加坡的原版长形面包,采用法式长棍面包,做法简单,很像是Subway的三明治。但不明白为什么到了马国,做法变得不一样,还加了那么多酱料。”
《东方日报》也报道,这款面包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或1970年代的新加坡。传言指出,一名新加坡小贩当时接待了一名英国顾客,对方希望能尝试类似三明治的食物。
小贩于是灵机一动,使用法式长棍面包,搭配鸡蛋、碎肉和洋葱,制作出了这样一道独特的美食。
由于这名英国顾客名叫约翰(John),小贩就以他的名字,将这道美食命名为“约翰面包”(Roti 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