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R先生給「新加坡眼」爆料稱,自己的手機流量卡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8天就收了1070新幣的費用。目前R先生已經就這個「天價」帳單向小額法庭提起訴訟,進行了維權。
說好11.95新元的月費卻收到了1070新幣的帳單
今年的2月5日,R先生因家中更換光纖寬頻運營商,臨時需要一張5G SIM卡作為熱點供電腦上網。經過比較,他在M1官網購買了一張150GB的預付費SIM卡,月費為11.95新元,價格看似十分划算。
2月6日,他收到SIM卡並開始將其作為家庭無線熱點使用。然而,僅僅8天後,即2月14日,他竟收到了一張總額高達1070.12新元的帳單。
M1 Telecom解釋稱,這是因為他在150GB的基礎上「額外使用」了86GB數據,每GB按照11.20新元計費。這意味著,86GB的超額使用費用高達963.20新元,加上原本的月費,總帳單直接突破千元大關。
更讓人無語的是,其他運營商在套餐里的流量用完後通常會自動斷網,或切換成速度稍慢但是免費的數據流量,但 M1不像其他電信公司那樣設置流量上限,即使用戶超量使用,服務也不會自動停掉,結果就是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狂宰」一筆高額費用。這種操作,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對於這個疑問,M1 Telecom稱他們通過簡訊、App提醒和郵件通知了用戶數據超量,但這R先生表示,自己根本沒收到任何通知,完全不知道已經用超了!
2月21日,R先生多次聯繫M1 Telecom,試圖協商解決方案,但對方僅同意減免30%的超額費用,遠未達到他的預期。
R先生強烈要求M1 Telecom改進通知機制並設置硬性數據上限,確保用戶能及時了解流量使用情況,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目前,R先生已向小額法庭提起訴訟,案件將於4月7日開庭審理。他表示,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討回公道,同時提醒其他消費者提高警惕,避免遭遇類似問題。
類似問題不少消費者呼籲帳單更透明
社交平台上也有許多網友表示,自己也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取高額費用,認為電信公司的計費機制存在不合理之處。
網友稱,M1流量計算不透明,帳單沒有明細,消費者根本沒法核實。
還有網友建議,消費者在選擇電信服務時應仔細閱讀條款,避免掉入「隱形收費」的陷阱。
針對這一事件,專家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電信服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檢查流量使用情況,避免超量。
開啟流量提醒功能,確保及時收到通知。
選擇有硬性流量上限的服務,防止天價帳單。
這起天價帳單事件不僅反映了電信公司在客戶服務和計費機制上的不足,也提醒消費者在使用電信服務時需更加謹慎。希望通過此次事件,能夠推動相關企業改進服務,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Richard丨來源
Richard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