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身邊的紅人,推動很多聯邦政府機構的官員被解僱,還對歐洲政治指手畫腳……
但他的正職,其實仍是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他在特朗普政府位極人臣,是因為他花了超過2.5億美元支持特朗普當選,出錢的底氣自然來自特斯拉。
一開始,馬斯克在美國大選押注特朗普,讓特斯拉得以沾光,受到投資人熱捧,股價節節攀高。
但成也特朗普,敗也特朗普。
作為特斯拉的「門面」,馬斯克向特朗普靠攏,頻頻在政壇掀波,似乎已讓他成為負資產,使特斯拉的名聲與前景陷入重重考驗。
3月10日那場哀鴻遍野的美國股市大暴跌中,特斯拉是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一支股票,下挫超過15%。
加上昨日的跌幅,特斯拉的市值已從去年12月17日的高點,下滑了45%。
去年,特斯拉電動車的全球銷量下滑了1%,是10年來的首次。
今年1月,特斯拉的獲利也同比銳減20%。
在主要市場美國和歐洲,特斯拉電動車的銷量尤其面臨重挫。
特斯拉電動車在德國2月的銷量下滑了76.3%,在法國減少了26%。
馬斯克早前曾表態支持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而特朗普和其副手萬斯也屢次對歐洲盟友發出不友善的言論。
投資人也擔心他「不務正業」,將過多時間花在裁減聯邦人力的政府效率部(DOGE)上,而非其特斯拉本業。
和吃飯傢伙過不去特斯拉銷量下滑,恐怕離不開馬斯克的人設轉變,得罪了大批原本最可能購買特斯拉電動車的客群。
大多數會購買電動車,而非燃油車的人,通常是支持環保的人士。
這些人,通常在政治傾向上也偏向自由派。
過去,馬斯克以對科技環保主義的大膽想像而獲得大批擁躉。
但如今他卻展示了不同的精神面貌。他曾在社媒上聲稱氣候變化的速度被誇大,還與具排外傾向,且大力淡化氣候變化影響的特朗普越走越近。
這難免令原本的特斯拉粉絲失望。
《華爾街日報》引述的一位特斯拉車主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這種心境:
「如今開著特斯拉電動車,就好像戴著一頂大大的MAGA帽子。」
MAGA 是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縮寫,這是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帶有濃烈的保守主義色彩,也經常與排外、民粹乃至種族主義等聯繫在一起。
根據美國一項市場調查,表態願意購買特斯拉的共和黨支持者已經超過民主黨支持者。
不過,保守的共和黨支持者通常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抱持更強烈的質疑態度,要他們下定決定購買「環保愛地球」的電動車,並非易事。
因此,馬斯克雖然藉著靠攏特朗普獲得共和黨支持者的支持,但這些支持卻未必能換來特斯拉電動車的銷量。
部分特斯拉董事會的成員及投資人認為,馬斯克和特朗普的親密關係能為該公司帶來長遠的好處。
特斯拉雖然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和科技公司,但和許多新興科技公司一樣,特斯拉賣的是一份希望及未來性。
簡而言之,單靠電動車,難以支撐特斯拉如今的市值,投資人看重的,是其在無人駕駛德士和人形機器人的潛能。
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在內,多數無人駕駛技術開發公司主要仰賴人工智慧、雷達及光學雷達來發展相關技術。
但特斯拉則志在另闢蹊徑,計劃僅用攝像機和人工智慧打造出更平價的無人駕駛德士。
馬斯克和特朗普走得如此之近,說不定是希望主張在經濟上放寬監管的後者能為無人駕駛德士打開方便之門,放行這類新科技往後在路上擴大使用。
如此一來,特斯拉賣給投資人的那份希望(無人駕駛的潛能),就有可能兌現。
又或許,富得流油的他剛好對政治產生了興趣,想找點其他事做。
不管出於什麼動機而接近特朗普,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特斯拉的市值近幾個月來蒸發了不少,但馬斯克依然是妥妥的世界首富。
特朗普還在社媒發文說,他打算購買一台特斯拉電動車,「以展示他對馬斯克的信心與支持」。
難怪馬斯克有恃無恐,得罪了老主顧也在所不惜。